本报讯(记者 王倩)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曾经艾滋病神秘而可怕,人们闻之而色变、谈之而心惊。市疾控中心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没必要谈“艾”色变,艾滋病是可防可控的。
预防艾滋病,首先要了解其传播途径。艾滋病病毒离开人体后,抵抗力较弱,因此日常生活接触如拥抱、亲吻、共餐等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三种: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现在,性传播是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病毒可通过性行为的方式在男女或男男之间传播。综合干预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手段,例如,在性传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的情况下,坚持每次性行为都正确使用安全套,可有效预防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
截至目前,还没有根治艾滋病的方法,全世界无有效预防感染的疫苗问世。但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延缓发病,延长生命,减少传播。艾滋病可防可控,防控的策略就掌握在每个人自己手中——“应检尽检、应治尽治、早检早治”。“应检尽检”是发现感染者的重要措施。感染病毒之后,通常有一个长达8~10年的临床潜伏期,在发病期之前,看不出来是否感染了,检测是唯一判断方法。建议有过高危性行为、共用注射器吸毒、怀疑接受过不安全输血等的人,主动进行艾滋病检测。怀疑感染时,可到市疾控中心和指定医疗机构进行艾滋病初筛检测和咨询。检测是免费和保密的。“治疗即预防”是重要防控策略之一,对于所有感染者都建议早治疗。对于一些经济困难需要治疗的患者,政府提供免费抗病毒医疗药物。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防控艾滋病,从掌握预防知识、意识风险开始,主动拒绝危险行为,做好自身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