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社会资源提升服务质量 "养老模式"呈多元化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黄潘琦 时间:2015-10-20
  近年来,太仓市不断加强养老体系建设,多项举措走在了全国前列,探索出了许多养老新路。
  沙溪镇东市社区位于古镇的老街中心,老龄化程度严重。社区里的老人自发相互帮助,慢慢形成了固定模式,在这个基础上,太仓市创新发展了“互助养老”这一居家养老模式,这种“守望相助”的模式在政府支持下,迅速面向全市推广。目前,各镇区同步试点开展互助养老工作,每个区镇都已在村、社区建立试点。
  在推广“互助养老”模式的同时,今年太仓市养老设施建设也不断加强,上半年新增并通过验收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0家,预计到年底全市有80多家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投入使用,初步实现全覆盖。为了给老年人提供更为专业、更为优质的服务,太仓市在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运营模式上又开始尝试多元化管理。
  8月中旬,新区滨河社区华侨花园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对外营业,这也是太仓市首家民办民营的日间照料中心,为华侨花园及周边小区的老人提供多种服务。说起这个日间照料中心,家住华侨花园小区的顾锦球阿姨连声说好,“我们在这里喝喝茶、聊聊天、锻炼身体,到棋牌室打打牌,还能做做康复活动,感觉非常好。”
  对于这种民办民营的模式,市民政部门给予肯定和支持。民办日间照料中心与公办的日间照料中心一样,能享受政府部门提供的建设补贴和运营补贴。
  市民政部门还创新尝试另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公建民营,由政府提供硬件设施,专业社会组织发挥专业能力加以管理。9月1日,太仓市首个公建民营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浮桥镇明珠花园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试运营,通过公开招投标,由太仓市德颐善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中标。
  德颐善社会工作发展中心负责人孙陈表示,作为专业社工,他们在设计活动的时候会更有针对性,在开展日常服务时,将针对农村地区老人的特点,增设一些手工服务,让老人在休闲娱乐的同时还能增加一点收入。记者从市民政部门了解到,公建民营的模式将会成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主流模式。
  今年以来,太仓市享受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的老人已经超过6000人次,享受服务总时间已超过30万小时。互助养老、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成为全市实现居家养老的重要手段。
  目前,太仓市公办养老机构有9家、护理院有8家,总体床位非常紧张,大力推广发展居家养老将是太仓市养老体系建设的重点,把养老机构的床位留给真正有需求的老人。为此,今年太仓市对公办养老机构、护理院的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多次开展培训和技能测试,以提升养老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与此同时,在养老机构运营模式上,也在积极探索职能转变,市颐悦园正考虑留出一部分床位进行公建民营改革,浮桥镇颐悦园也在摸索公建民营方案。(记者 邢智丰)

责编:黄潘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