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四梁八柱” 我市以“3+3”产业集群为“蓝本”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谢瑞丽 时间:2023-12-12

产业体系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以高水平对外开放助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至关重要。沿江临沪近海的太仓,既有对外开放的特色优势,也有坚守实体经济的过硬成果,堪称是开放之门越开越大、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样本城市。

当前,太仓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战略机遇,矢志打造“融入上海桥头堡、以港强市枢纽城、对德合作示范区、城乡和美幸福地”,以开放包容之姿,推动“3+3”产业集群不断壮大,高端装备、先进材料、现代物贸三大主导产业规模均已突破千亿,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文化旅游三大特色产业全面崛起。太仓的综合实力稳居全国百强县前十,位列2023全国县域发展潜力百强第二。

  用好临沪优势

  承接溢出资源

  11月2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太仓对接会举行,为太仓带来了半导体关键陶瓷材料研发基地等优质项目。“太仓各方面起点高、基础好,我们的主责主业和太仓的产业高度契合。”上海硅酸盐所党委书记王东说,该所在太设有园区,8年来累计孵化高新技术企业19家,获评各级创业领军人才20项,有力助推了太仓的先进材料产业集群建设。

  沪太一河之隔,太仓是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向拓展带建设、上海大都市圈建设的直接受益者。用好临沪优势、加强产业协作,必然是太仓做好开放文章的起笔处。上海硅酸盐所太仓园区仅是太仓深度融入以上海为龙头的区域产业链分工合作体系的一个寻常案例。

  航空航天产业被誉为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太仓有着“凌云志”,积极参与上海大飞机产业体系建设,短短数年便集聚航空航天产业链企业超100家,去年产值达120亿元。从精密制造到航空服务,从火箭总装到卫星应用,天航长鹰、美国穆格、吉太航空、华钛瑞翔、星河动力等一批细分领域“明星企业”纷纷落子太仓。

  生物医药产业有“永远的朝阳产业”之称。太仓持续加强与上海张江、临港等生物医药产业高地的协作,已成为生物医药产业赛道上的“重量级”选手。全市集聚昭衍新药、康乃德等400余家生物医药企业,年营收近300亿元;6平方公里的市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日新月异,“太仓药谷”声名鹊起。

  太仓是水韵江南,也是诗意田园,以农文旅融合为重点的全域旅游正风生水起。譬如,由复星旅游文化集团投资建设的太仓阿尔卑斯国际度假区,拥有华东地区规模级室内滑雪场——阿尔卑斯雪世界。11月8日,该度假区正式开业,从此,游客来太可以“一站式”体验冰雪游、乡村游、古镇游、港口游。

  随着太仓全面融入上海“半小时通勤圈”,提速建设瑞金医院太仓分院等,沪太“同城效应”将进一步放大。太仓有信心集聚更多高端资源要素,成为沪上优质项目“首选地”和临沪科创成果转化“第一站”,全面擦亮“上海下一站、下一站上海”城市标识。

  做强临港产业

  发展向海经济

  岸吊起落装卸,拖车来回穿梭,集装箱绵延如龙、发往世界各地。雄踞江尾海头的太仓港,是苏州港的主港区、核心区,也是太仓对外开放的一张王牌。

  去年,太仓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802.6万标箱,跃居全球集装箱港口第22名,攀升3位。今年前三季度,太仓港延续强劲发展势头,集装箱吞吐量保持平稳增长,外贸货物吞吐量和国际航行船舶艘次保持较大幅度增长。

  为变“港口流量”为“经济增量”,太仓借建设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的东风,在港区全力打造现代物贸产业,推动“物流港”向“物贸港”转型。

  建总仓,到太仓。去年以来,港区引进了总投资3.5亿美元的爱乐买冷链电商总部、总投资1.5亿美元的夸特纳斯国际食材集采集配销售中心等物贸项目;中外运华东暨长江经济带运营总部、斯凯奇二期等项目,以及进口海鲜、东南亚水果、国际木材“三个百亿级”集散交易中心加快建设;全球特色商品展销中心一期投入运营,太仓物流园蝉联省级示范物流园区10强榜首。

  跳出物贸看临港产业,港区有更多惊艳表现。

  江苏扬子三井造船有限公司内,百万平方米场地上,排布着各类船舶分段及大型罐体,工人们往来忙碌、热火朝天。目前,该公司4万立方米中型清洁能源气体船手持订单量约占全球市场的20%,手持订单已经满负荷排产到2027年。扬子三井在今年获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类似扬子三井的企业,在港区并不鲜见,这里已经形成世界500强企业、央企、欧美企业三大企业集群,发展成为千亿级沿江先进制造基地。

  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离不开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太仓一直朝此方向发力,这也是做强临港产业的必经之途。目前,港区已建成全球“灯塔工厂”1家,省级智能车间11个、苏州市级智能车间29个、苏州市级智能工厂2家,两化融合体系认定企业16家,省级五星级上云企业4家、四星级上云企业15家、三星级上云企业61家,苏州市级互联网典型应用企业10家。

  深耕对德合作

  融入开放大局

  “太仓是我们出发的地方。2022年,我们大约四分之一的全球业务量在中国,太仓已经成为舍弗勒集团最大的生产基地之一。回想起来,在中国投资的决定是正确的。”在11月初举办的舍弗勒太仓制造基地新能源二期启用暨三期签约仪式上,舍弗勒集团家族股东Georg F.W.Schaeffler动情地表示。

  舍弗勒集团是全球第二大滚动轴承制造商和全球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也是德国十大“隐形冠军”之一。舍弗勒与太仓的合作故事,是中德两国经贸合作交流历程中的一个典范案例。一路同行的28年间,舍弗勒在太仓先后增资13次,累计投资超20亿欧元。2022年,舍弗勒年产值突破200亿元。

  自1993年第一家德企落户以来,太仓以独特的“自下而上”模式吸引了近500家德企聚集,其中包括50多家世界“隐形冠军”企业,德国前十大机床企业有6家落户太仓,搭建了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创新发展的平台。

  珠联璧合,协同发展。德国产业的主要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是制造业和智能技术的融合。经测算,在太德企贡献了全市8%的地区生产总值和17%的规上工业产值。太仓的对德合作致力于产业集群创新,对照产业图谱,围绕工业“4.0”,促进中德企业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中双向联动。在德国企业的广泛参与下,太仓目前已形成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航空航天、工业母机为主的高端装备产业创新集群。

  在德国联邦经济发展与对外贸易协会主席舒曼看来,太仓就像一座“中国的德国城市”,在中德交往的方方面面具有榜样性。进一步拓展太仓与德国的经贸合作,太仓高新区驻北德联络处成立,统筹扩大汉堡之家、高新区驻汉诺威联络处、驻勃兰登堡州联络处及高新区柏林创新中心等北德招商网络。着力拓展德企落户空间,太仓中德创新园中小企业园、先进制造园、航空产业园等一批产业载体面积已超100万平方米。为制造业发展提供强大人才支撑,太仓20多个双元制培训机构和项目构建了“中专、大专、本科”多层次技术人才培养体系,中德双元制职业教育产业园建设加速推进。践行国家“双碳”发展目标,中欧(太仓)绿色数字创新合作区碳中和试点项目正式启动,布局“新能源-新工业-数字经济”因地制宜的现代产业体系,共建“数字零碳产业园”。

  优化营商环境

  创新服务机制

  在近日发布的“2023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系列榜单中,太仓第8次荣登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县级市)榜首。在太仓,“幸福”的底蕴不仅融入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内化为让人才近悦远来的创新创业生态,营造开放包容的企业发展环境。

  春江水暖鸭先知。企业对于营商环境的好坏最为敏感。以市场主体需求为第一导向,是太仓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的基本遵循。

  6月,苏州恒度生物项目开工奠基。此前,该项目选择了“标准地+双信地+定制地”供应服务模式,实现“一天发4证”“拿地即开工”,总共审批时间6天。8月,懿馨新材料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全程仅用时半天,且企业开办所涉及的营业执照办理,社保、医保和公积金开户等七大事项全部“一网通办”。这样的案例如今已经成为常态。

  “一方面,做减法,简化审批流程,创新推出‘双信三即’土地出让+行政审批模式,深化‘一件事’改革,项目从立项到开工的速度越来越快;另一方面,还要做些加法,为重点项目提供兜底式的帮代办服务。”市行政审批局局长蔡健表示。

  项目落地快,也要发展好。当好企业“一站式”服务的“娘家人”,市企业服务中心成立一周年以来,服务专员挂钩对接联系百强企业、小升规重点企业等1600多家,收集问题诉求230条,已全部办结。人才来太“第一站”,进人才服务中心一扇门,人才服务资源一目了然、一键匹配。吸引人才来太干事创业,太仓推出了来太见面礼包、入职安心礼包、创新助力礼包三重“人才就业大礼包”。紧扣“3年新增1万套人才公寓”目标,全力推进高品质人才公寓、人才社区建设,全面打响“人到太仓就有房”工作品牌。

  “营商环境是一项整体性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打破壁垒、形成合力,才能助企惠民。”市发改委主任万芬奇表示。当前,太仓正在营造智慧高效的政务环境、宽松有序的市场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宜居宜业的社会环境,打造政策贴心、办事省心、投资安心、服务暖心的营商环境。自2020年提出打造“太舒心”营商环境品牌以来,太仓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排名中实现了2020年第5、2021年第3、2022年第2的连年突破,且连续两年获评全国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市(区)榜单第一,并入选全国城市营商环境创新市。(记者  王俊  顾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