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意味着团圆与快乐,但在这样特殊的日子里,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坚守岗位—— 只为守护万家灯火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柏春芳 时间:2022-01-30

  盼望着,盼望着,春节就要到了!春节是中华民族一年中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蕴含着几千年来崇尚家庭团圆的民族文化。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春节意味着团圆、欢乐、休息,但对有些人来说,则意味着寂寞、责任、忙碌 。为了更多人的幸福、美满,他们选择舍“小家”顾“大家”,坚守岗位守护万家灯火。

  严守前线

  筑起防疫的“强堡垒”

  春节临近,人员流动增多,交通场站是疫情防控“外防输入”的重要关口和关键环节。自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我市严格按照上级工作部署,以切实行动筑起抵御疫情的严密防线。

  这几天,春运高峰来临,成千上万回家过年的人陆续回到太仓。在铁路太仓站出站口双重s型回旋通道,工作人员正在对省内、省外来太人员进行分流出站引导,查验旅客是否持有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这几天高峰时候,一天出站人数有5500多人,主要集中在下午还有晚上八点半到九点半。”市铁路事业发展中心工作人员薛晖介绍说,他们一个个查看来太人员的行程卡,并要求旅客在“娄城防疫”小程序上进行申报,“如果同一时间段人员比较多,压力相对会大些”。

  沪苏通铁路太仓站作为目前我市客流量最大的车站,每一趟列车的到来都是对防疫工作人员的一次考验,他们要严格按照返太入太疫情防控规定要求,守好太仓铁路“安全门”。薛晖由于工作原因,自常态化疫情防控以来,白天常驻沪苏通铁路太仓站出站口执行防控工作。他从早上6时50分开始工作,一干就是8个小时,到下午再换另外一班,同一班上有五六名这样的工作人员。

  “春节期间,返乡过年或者来太旅游的旅客还是比较多的,在工作中,我们将认真细致地查码,确保不出现漏错,确保让全市人民过上一个平安吉祥美满的春节。”薛晖告诉记者,过年期间岗位不能缺人,他一个人要值四天班,初二到初五都要工作。“我会更加专注自己的工作,主动去了解防疫相关信息,尽最大的可能服务好市民”。

  据了解,针对春运期间的客流情况,我市也加强了沪苏通铁路太仓站、太仓南站的值班力量配备,在原有工作人员的基础上增加志愿者力量,更好地引导旅客出站查码并维护秩序。同时,工作人员已在出站口摆放行程码、苏康码及“娄城防疫”APP的二维码方便旅客使用。

  24小时待命

  为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一天凌晨1时48分,太仓市疾控中心收到紧急协查函,称一名司机在异地曾接触过一批涉及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的货物且期间没有做好防护措施。市疾控中心应急值班人员根据协查函上信息第一时间联系当事人,大家还在睡梦中时该名司机已被送到指定地点隔离观察了。这只是市疾控中心流调人员日常工作中的一个“小事件”。

  流调是通过寻找“上家”和“下家”,把一件件疫情的传播链展现出来,阳性患者、密切接触者、涉阳物品的接触人员等等都是流调的对象,一条清晰的传播链条背后是滚雪球式的调查工作。“国内疫情出现反弹后,流调人员一直处于满负荷工作状态,周末和深夜应急加班是常态。”市疾控中心传防科副科长沈嘉介绍说。

  流调人员日常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对密切接触者进行流调和管控。除了对人员,市疾控中心同时也对涉阳物品、涉疫邮件等开展流调。太仓拥有太仓港,物资进出频繁,春节到来,不仅人员流动频繁,市民网购量也陡增,因此出现涉阳物品的情况也有所增多,多的时候,市疾控中心一天就要接到两三起这样的事件报告。

  不仅如此,流调人员日常工作中另一个重点是对核酸检测异常的人员开展流调工作。“实验室检测出阳性结果多数是在晚上,我们接到报告立即开始工作,第一轮流调工作结束多已是后半夜,后续也会有工作人员负责追踪调查处置,一个闭环结束起码要三四天。”沈嘉介绍说,如果事件值班人员处理不了,就需要调动更多的流调人员参与进来,不管有没有轮到值班,所有流调人员都是手机不离身、24小时待命,单位也有每个流调人员的紧急联络人名单。

  流调人员的默默付出,为调查传染源、追踪和判定密切接触者、分析疫情传播特征,以及采取及时的隔离管控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据了解,市疾控中心组建了一个微信群——“太仓疾控流调群”,群里共有40多名成员,中心主要领导都在群里,一有“风吹草动”领导立即“调兵遣将”。流调人员中,一半以上来自省外,其中有10余名是去年刚入职人员,今年他们很“默契”地都放弃了回家过年的计划,春节期间全员坚守在疫情防控工作一线。“我们分了7组,每组6名成员,春节期间每个小组都会轮到一次值班,但所有人都被要求24小时待命。”沈嘉表示。

  坚守一线

  发挥防疫前哨作用

  年关将至,家家户户都在打扫卫生、置办年货,沉浸在辞旧迎新的节日气氛中。而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之下,对于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来说,春节意味着忙碌、责任、奉献,还有风险。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王杰就是一名坚守防疫一线的医生。

  1月28日,记者来到位于市一院东北角的发热门诊。虽然还有三天就是大年夜,但这里的氛围还和平时一样,医护人员身穿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耐心询问分析患者病情,告知相关注意事项。感染新冠病毒的肺炎患者首要特征是发热,而这里的医护人员每天都与发热病人亲密接触,他们是疫情防控的“最前哨”,“绷紧弦、不松懈”是王杰等医护人员刻在脑海的金科玉律。

  “我们站好岗,群众才能安全健康过年。”王杰说。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他已经三年没有回家过年,虽然家乡就在临近的南通,但他表示,岗位离不了他,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都和他一样在坚守岗位,防控疫情是他们心中最重要的事。王杰还记得2020年疫情刚暴发时,太仓第一例阳性病例送进医院的时候正是他值班,为了更好地照顾病人,同时不把风险带回家,他在医院连续“作战”2个多月。“现在防疫措施越来越完善,大家也越来越了解这个‘敌人’,整体态势越来越好,我们更要牢牢守住阵地。”王杰说,医护人员会规范做好防疫措施,所以不会惧怕风险。

  王杰告诉记者,冬季流感高发,发热病人多,前阵子门诊一天有近200个患者,他们中午都没法按时吃饭,都是捱到下午1时多患者少点了才有时间填肚子。“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有一天我深夜11时来科室,发现外卖被整齐地放在桌子上,大家都还在忙碌,而饭菜已经冷掉了。”王杰表示。据了解,春节假日期间,发热门诊将有医生、护士、检验技师24小时在位在岗。(记者  阚亚方  刘晓峰  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