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评弹演员秦建国做客太仓 漫谈评弹艺术
来源:本站系统
责编:茅丽亚
时间:2014-09-01
8月30日下午,上海评弹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秦建国做客娄东大讲堂,为太仓市民作了题为《漫谈评弹艺术》的主题讲座。
曲折的学艺历程
1973年上海市人民评弹团(今上海评弹团)招生,当时在长宁区天山二中读书的秦建国也去参加,因报名火爆,他觉得入选太难,最终放弃了这次机会。评弹团学馆计划招40人,可是经四次招生均未招满。由于前几次招收的学生嗓音变声之后不符合条件,而此时的秦建国将高中毕业,中气很足,终于在1974年上海评弹团学馆第五次招生中被录取。
进入学馆后的前两年,文革还未结束,学生主要学习样板戏、评歌,而一些评弹名家,如蒋月泉、严雪亭、杨振雄等只是做一些辅导性工作。学习了一段时间后,秦建国对“大师”的仰慕慢慢形成,最终拜蒋月泉为师,学唱《玉蜻蜓》、《白蛇传》,他认为得遇蒋月泉老师,是他三生有幸之事。
秦建国学习刻苦勤奋,他认为学习评弹,头脑很重要,要学会灵活学习,要有“我要”的坚定信念,这样就不会觉得吃苦。另外,秦建国还说,他学好评弹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他的文化知识基础。高中学历在评弹界已是文化较高的,但他仍不断充实提高自己,不断地进行再学习。
重文化的评弹理念
秦建国认为评弹的精致是因为吴文化的根植培育和唐诗宋词的雨露滋润。他说:“评弹是一种雅俗共赏的曲艺艺术,评弹艺人一定要学吴文化,重视文化底蕴,不断提高文学修养。”秦建国是上海人,起初不会苏州话,学习评弹后,他开始刻苦学习并研究苏州话,他认为非苏州人如对苏州方言认真研究,能有更大发展空间。此外,他还说学好评弹一定要做好“说”“噱”“弹”“唱”这四门功课,“弹”与“唱”紧密相连,相辅相成。除掌握了评弹的基本功,还要博采众长,加强南北交流。
秦建国一直强调他这辈人很幸运,因为他们学评弹时,老师手把手的教学生,并教育学生要学一个流派,就要学透这个流派的全部内容。谈到评弹的传承创新时,秦建国反对一味地求创新,他认为只有做好传承才能抓住评弹的根本,认为只有先继承传统,坚持说长篇、“走码头”,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有所发展。“摇滚评弹”、“文化评弹”是一种探索,只适合于特定场合演出,不能适应书场演出的需要。
一生感恩评弹
秦建国说自己一切成就源于评弹,他的人生经历及在评弹界的耳濡目染,培育了他感恩心理,因此回报评弹,是他真心要做的事。
秦建国讲述了担任上海评弹团团长的心得体会。作为团长,首先要做好管理工作,自其上任后,评弹团的各项支出与演员收入都做到了公开透明。其次,要坚持发扬民主,上任伊始,便主动向团内老前辈虚心请教,重新运作评弹团的艺委会。作为当代评弹名家,秦建国在担任团长后,其收入并不是评弹团内最高的。其爱人兼搭档蒋文女士也全力配合秦先生,严格自律,不在团内搞特殊,为上海评弹团形成良好氛围贡献自己的力量。
秦建国认为评弹的发展应该集聚智慧,发挥团队精神,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评弹,喜爱评弹。秦建国说,评弹作为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只有更多人坚守不离,为评弹的传承创新贡献自身力量,才能真正推动评弹重塑辉煌。
秦建国的讲座内容丰富,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诠释了他对评弹艺术的理解,无论在个人从艺,还是评弹管理工作,都向大家展示了一种坚守的精神。讲座结束后,秦先生与评弹爱好者进行互动,就评弹传承与创新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使得大家受益颇丰。(吴慧慧)
曲折的学艺历程
1973年上海市人民评弹团(今上海评弹团)招生,当时在长宁区天山二中读书的秦建国也去参加,因报名火爆,他觉得入选太难,最终放弃了这次机会。评弹团学馆计划招40人,可是经四次招生均未招满。由于前几次招收的学生嗓音变声之后不符合条件,而此时的秦建国将高中毕业,中气很足,终于在1974年上海评弹团学馆第五次招生中被录取。
进入学馆后的前两年,文革还未结束,学生主要学习样板戏、评歌,而一些评弹名家,如蒋月泉、严雪亭、杨振雄等只是做一些辅导性工作。学习了一段时间后,秦建国对“大师”的仰慕慢慢形成,最终拜蒋月泉为师,学唱《玉蜻蜓》、《白蛇传》,他认为得遇蒋月泉老师,是他三生有幸之事。
秦建国学习刻苦勤奋,他认为学习评弹,头脑很重要,要学会灵活学习,要有“我要”的坚定信念,这样就不会觉得吃苦。另外,秦建国还说,他学好评弹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他的文化知识基础。高中学历在评弹界已是文化较高的,但他仍不断充实提高自己,不断地进行再学习。
重文化的评弹理念
秦建国认为评弹的精致是因为吴文化的根植培育和唐诗宋词的雨露滋润。他说:“评弹是一种雅俗共赏的曲艺艺术,评弹艺人一定要学吴文化,重视文化底蕴,不断提高文学修养。”秦建国是上海人,起初不会苏州话,学习评弹后,他开始刻苦学习并研究苏州话,他认为非苏州人如对苏州方言认真研究,能有更大发展空间。此外,他还说学好评弹一定要做好“说”“噱”“弹”“唱”这四门功课,“弹”与“唱”紧密相连,相辅相成。除掌握了评弹的基本功,还要博采众长,加强南北交流。
秦建国一直强调他这辈人很幸运,因为他们学评弹时,老师手把手的教学生,并教育学生要学一个流派,就要学透这个流派的全部内容。谈到评弹的传承创新时,秦建国反对一味地求创新,他认为只有做好传承才能抓住评弹的根本,认为只有先继承传统,坚持说长篇、“走码头”,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有所发展。“摇滚评弹”、“文化评弹”是一种探索,只适合于特定场合演出,不能适应书场演出的需要。
一生感恩评弹
秦建国说自己一切成就源于评弹,他的人生经历及在评弹界的耳濡目染,培育了他感恩心理,因此回报评弹,是他真心要做的事。
秦建国讲述了担任上海评弹团团长的心得体会。作为团长,首先要做好管理工作,自其上任后,评弹团的各项支出与演员收入都做到了公开透明。其次,要坚持发扬民主,上任伊始,便主动向团内老前辈虚心请教,重新运作评弹团的艺委会。作为当代评弹名家,秦建国在担任团长后,其收入并不是评弹团内最高的。其爱人兼搭档蒋文女士也全力配合秦先生,严格自律,不在团内搞特殊,为上海评弹团形成良好氛围贡献自己的力量。
秦建国认为评弹的发展应该集聚智慧,发挥团队精神,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评弹,喜爱评弹。秦建国说,评弹作为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只有更多人坚守不离,为评弹的传承创新贡献自身力量,才能真正推动评弹重塑辉煌。
秦建国的讲座内容丰富,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诠释了他对评弹艺术的理解,无论在个人从艺,还是评弹管理工作,都向大家展示了一种坚守的精神。讲座结束后,秦先生与评弹爱好者进行互动,就评弹传承与创新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使得大家受益颇丰。(吴慧慧)
责编:茅丽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