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活动,再现“乞巧”盛景

责编:郭惠红 时间:2019-08-08

  昨天是农历七月初七,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七夕又称“乞巧节”或“女儿节”,人们在这一天祈福许愿、乞求巧艺。在我市,多场以乞巧与祈福为主题的传统七夕活动,带人们品味传统文化悠远而浓厚的韵味。

  ■汉服快闪惊艳娄城

  昨晚,一群热爱传统文化的太仓年轻人在华旭曼度广场举办了一场“相约七夕、最美娄城”公益快闪活动。晚上7时许,活动正式开始,首先是提花灯夜游活动,一群身着汉服的年轻人手提灯笼,从南洋影院出发,步行到华旭曼度广场。随着《盛唐夜唱》的音乐响起,他们列好队伍,两人一组跳起了舞,转圈、行礼、拍手,舞动间衣袂飘飘,吸引了过往行人驻足欣赏。

  除了汉服快闪,当晚这群年轻人还表演了古风歌曲、古典舞、笛子独奏等精彩的节目,并再现了古代的乞巧仪式。市民叶女士告诉记者,她一直以为七夕节是情侣才过的节日,这次活动让她对七夕节有了更深的了解,七夕原是女子祭拜织女,祈求心灵手巧、阖家幸福的节日。“我觉得很多传统节日非常有趣,又充满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后,我也会多过传统节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现在大家都很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过好传统节日、发掘其文化内涵,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起到重要作用。”本次汉服快闪活动的发起人告诉记者,如今,太仓正有一大批年轻人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推广中华传统文化、传统节日,在继承和创新中,让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

  ■七夕游园乐趣满满

  8月6日晚,城厢镇弇山社区内,一场名为“七夕品古韵,党群共传承”的主题活动正在进行。一曲琵琶独奏,拉开了传统文化展演的帷幕,武术、汉服展示与舞蹈等节目,让观众们仿佛“穿越时光”,见证着中华文化的千年风华。“鹊驾星桥,佳期即到;令我众女,诚虔相讨;乞我爹娘,长寿不老;乞我姐妹,窈窕淑昭……”现场,身着汉服的年轻女子们在摆放着水果、糕点的长桌前,诵读乞巧祭文,祈愿美好生活,随后,将糕点瓜果分赠众人,也表达了福气圆满的美好寓意。

  当晚最吸引大家目光的,还是丰富多彩的七夕游园会活动。在穿针乞巧活动中,参与者需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将丝线穿过一排五根针的针眼;在投壶游戏中,参与者手持箭矢,投向不远处的箭壶;纸网捞鱼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活动,在父母和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几乎每个孩子都用手中的纸网成功捞起数条小金鱼,满载而归。

  记者发现,前来参加活动的不少年轻人和孩子都穿上了传统汉服,美衣美景映衬着月光与灯光,让现场氛围更加浪漫唯美。9岁的巫乐帑穿着自己最爱的一件汉服裙,手提小灯笼欢乐地逛着游园会,她告诉记者,自己从书本上了解了关于七夕的传说故事,还准备和小伙伴一起在夜空里找找牛郎星和织女星。

  “传统七夕中,穿针乞巧、吃巧果、拜织女等习俗,体现的是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活动组织者告诉记者,举办此次活动,旨在将传统文化融入居民生活,提升大家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相关新闻

  本报讯(记者 邢智丰)  昨天是农历七月初七“七夕节”。当天,市婚姻登记处共办理结婚登记53对。从人流量来看,当天登记结婚的新人数量没有前两年的七夕节多。

  据悉,为了方便新人领证,当天市婚姻登记处延长工作时间,早上提前上班、中午轮流值班、下午延时下班,并且在登记大厅门口设置婚姻登记引导牌和宣传咨询台,安排志愿者做好现场引导等服务。“和以前高峰日结婚新人数量超过100对相比,今年七夕结婚的新人数量大大减少。”市婚姻登记处负责人表示,从现场办理情况看来,现在年轻人登记择日逐渐趋于理性。

  53对新人七夕喜结连理

  本报讯(见习记者 王硕)  七夕又至,8月6日晚上,由科教新城党工委、管委会主办的科教新城青年联谊会在太仓大学科技园举行,来自科教新城、娄东街道及高新区创新创业载体的50余名优秀单身青年齐聚一堂,在互动游戏中寻找心目中的另一半。

  作为大科园幸福周系列活动之一,此次活动设计了猜歌名、踩报纸、蒙眼吃蛋糕、高尔夫接力、我来比划你来猜等多个互动游戏。单身青年们在活动中积极争取属于自己的幸福。

  据了解,科教新城积极搭建平台,助优秀青年陶冶情操、放松身心、增进友谊,进一步丰富青年人才的业余文化生活。(本报记者 徐 静   周 西/文) 

 


 

责编:郭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