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舍小家顾大家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陈益 时间:2021-08-18

  胡典琴是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副主任护师,半个多月前,她加入我市核酸检测医疗队,前往南京支援核酸采样工作。两天时间里,在她的带队下,市第一人民医院一组10个人,共采集核酸标本16000多个。她表示:这是她职业生涯中一段很珍贵的经历,时刻提醒着她作为一名医护人员要有责任和担当。

  7月下旬,新一轮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和时间赛跑,并肩抗疫”的号角再次吹响。7月22日凌晨两点钟,正在睡梦中的胡典琴接到上级电话,征询她是否愿意前往南京支援核酸采样工作,“我去!”胡典琴回答得斩钉截铁,作为一名党员,她想的是“我是党员我先上”,作为一名骨干护师,她想的是“自己经验丰富,能够应对”。挂完电话,胡典琴来不及跟家人孩子告别,即刻整理行李赶往集合点,清晨5点多钟,从太仓出发奔赴南京。

  为了节省时间,赶路途中,作为一行中为数不多的80后,胡典琴一遍又一遍向年轻同事强调穿戴防护服、核酸采样过程中的要点,提醒大家在认真工作的同时,不要忘记做好自我防护。

  他们所支援的社区有40000多人,面对庞大的工作量,胡典琴等刚放下行李,来不及休息片刻,便跟着社区负责人赶往采集点,开始核酸采样工作。尽管社区方已经把采集点设在了相对阴凉的地方,可耐不住南京的高温,防护服里还是积满了汗水。待检人员一批接着一批进来,队伍远远看不到头,胡典琴和其他支援人员顾不上汗水浸湿的不适,不停地抬手进行咽拭子采样。到南京第一天,他们便忙到了夜里10点半才回去休息。第二天一大早又开始继续采样工作,直到晚上12点半才结束任务。两天时间里,胡典琴一组10个人,完成了16000多人次的核酸采样工作。

  “我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年轻的同事都很给力,不喊苦不喊累,大家想的都是早点完成采样,早点发现和预防风险,为防疫贡献力量。”当她向记者展示在南京拍下的照片时,记者发现里面并没有她本人的身影,胡典琴表示忙得没时间拍,为数不多的照片是任务快结束时大家临时拍下的。或许,她把这枚职业生涯的“勋章”印在了心里,激励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爱岗敬业,用心护理每一位患者,为他们拂去病痛。

  记者了解到,早在去年新冠疫情暴发时,市第一人民医院被定为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作为在感染科工作了十几年的医护人员,她自诩经验丰富,在小年夜主动进驻隔离病房,为病人做核酸采样和健康护理。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她没有回过一次家,虽然家里的女儿很想她,但是她在“母亲”和“医护”两个角色面前,毅然选择舍小家、顾大家,等到疫情稳定后,才跟家人团聚。

  胡典琴2005年进入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在16年的临床一线护理工作中,始终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获得患者的一致好评,曾多次获得五星护士、优秀带教老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员工等荣誉。(见习记者 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