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江欣语丨唱响《上春山》,看大好河山品诗意中国

来源:娄欣叶 责编:柏春芳 时间:2024-02-26

龙年春晚落幕,歌曲《上春山》热度不减。在某短视频平台,话题为“上春山”的视频总播放量已超14亿。大数据记录下了网友们的“逐帧分析”“二度创作”,而“逐帧分析”“二度创作”也让不少网友惊呼:怎么就能这么容易记得住旋律,背得出歌词。

这首表达三五好友、亲眷家人一起相约踏春,亲近自然的流行音乐作品,不仅倾注了创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旖旎风光的无限深情,更是引经据典将“诗意中国”融进了朗朗上口的旋律之中。“严重超标”的古诗词“含量”,轻易地让我们的“DNA又动了”。

歌名《上春山》呼应了南宋学者王应麟的《望春山》,“群山西南起还伏,湖上丹丘立于独”,一幅泼墨山水卷轴徐徐展开……往这边看,是中唐诗人戴叔伦着墨描绘的“人间春色”,“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往那边看,是晚清诗人高鼎捕捉定格的“生动活泼”,“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春色恼人不得眠,月移花影上栏杆”“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些反复传诵的诗句、意蕴深长的典故、深情咏叹的意象,都是所有的后世创作者的“文本超链接”,有时候仅仅需要在恰当处“安放”上那三五个字,一股从传统文化底蕴中喷薄而出的“热流”,就会自动帮我们“脑补”出深厚意蕴、万千气象。

如此这般的“集大成者”,想要不火,怕是也难。如今,广东话、闽南语、吴方言……各地网友纷纷“二创”推出“南腔北调”版的《上春山》,持续释放后续热度;河南卫视《元宵奇妙游》重新演绎歌曲《上春山》,再次发力输出传统文化;各地文旅积极跟进推广,借着歌曲里的“无边春色”,邀请四海游客“春山共赏”来当“曲中人”。

读万卷书,看大好河山;行万里路,品诗意中国。“DNA又动了”的我们,不妨趁此春光,收拾行囊,在历遍山山水水时,哼着歌曲领略春回大地,在看过村村寨寨后,感受变迁续写时代新篇。(娄欣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