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的德国“硬面包”话题 引来德国驻华大使馆友好回应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俞群艳 时间:2025-11-07

近日,太仓因德企扎堆被网友调侃“德国正统在太仓”,还有网友吐槽德国面包又干又硬。

  11月5日,@德国驻华大使馆发文回应:

  大家好,我是德国大使馆新闻处的谢丽娜。很高兴参与大家对太仓和德国面包的讨论。我也觉得德国的面包要比中国的面包硬一些,但这也正是德国面包的独特魅力所在。德国面包大多采用传统的酸面团发酵法,少盐少油,非常健康。有面包爱好者喜欢自己养着一团老酵母,并给它起一个可爱的名字,每次做面包拿出一部分来发酵,就像老朋友见面那样。这样用心烘焙出来的面包吃上一口,会给人健康和幸福的感觉。中国的面包多使用汤种发酵法,会加入热水、植物油、糖和鸡蛋,面包柔软湿润,和德国面包的“硬派”形象完全不同。德国人会以为这是某种“蛋糕”。欢迎大家品尝德国面包,慢慢咀嚼,用心感受朴素健康的味道!

  这场面包里的中德对话引发了网友有趣的类比,更有部分网友分享在太仓游玩和购买德式面包的体验,强化了对太仓“德式生活氛围”的认同。

  德式面包在太生根发芽。2015年,来太仓做了3年生意的德国人欧文因想念家乡的面包,便和妻子陶邵颖商量,开了一家名为“布鲁特”的德式面包房。“布鲁特”在德语中正是“面包”的意思。

  10年来,德式面包持续在太仓“发酵”。目前,“布鲁特”面包房已拥有1个工坊、3间小店,开起网店、搞网络直播,将德式面包卖到了大江南北。

  太仓与德国的缘分远不止于面包。自1993年第一家德企落户太仓,30多年间,这座小城已成为唯一由中德两国联合授予的“中德企业合作基地”。

  目前,太仓已汇聚德企560多家,总投资超60亿美元,年工业产值超600亿元。其中,“隐形冠军”企业就有60多家,更有中德双元制职教产业园和上海交通大学-弗劳恩霍夫城市生态发展创新平台等教育、科创载体,成为名副其实的“德企之乡”。

  众多德国友人在此工作生活。这里不仅有正宗的德国面包,还有正宗的德国啤酒、德国香肠,有罗腾堡风情街、玛丽蒂姆酒店、拜仁足球体验馆、德国1886汽车餐厅、贝多芬音乐咖啡馆、中德幼儿园,有太仓啤酒嘉年华、“中德友谊杯”足球赛和乒乓球国际邀请赛、太仓中德合唱展演……

  太仓对德合作在文化、科技、体育、卫生、生态、社会管理等领域全面开花。浓郁的德式元素让越来越多德国人选择扎根太仓,在此收获“此心安处是吾乡”的生活体验。(记者  周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