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市CPI涨幅值六年来最低 衣、食、行呈现温和上涨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朱敏 时间:2016-01-26
  2015年,太仓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全年累计涨幅1.4%,创6年来新低,与全国持平,比全省、苏州分别低0.3%和0.2%,与周边县(市)相比,低于常熟0.4个百分点,与昆山、张家港持平。
  从全年同比走势看,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呈现低位运行、温和上涨态势。具体表现为,每月同比涨幅平稳、起伏较小,涨幅值最高为1.7%,最低为1.2%,全年各月同比涨幅始终保持在1.2%~1.7%之间的较小范围波动。
  从每月环比走势看,呈现6涨5跌1平。其中1~2月由于春节因素,分别上涨0.4%和0.9%,3月持平,4~6月恢复性下跌,7~9月夏季高温,部分食品价格拉动环比上涨,10~11月再次恢复性下跌,12月轻微反弹。
  从八大类涨跌幅看,呈现7升1降格局。除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5%外,食品、烟酒、衣着、家庭设备及用品、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讯、居住类均呈上升态势。
  食品类、衣着类和交通类是推动太仓市去年CPI上涨的主要因素,三者共同拉动CPI上升1.2个百分点,占总涨幅值的85%。食品类价格长期以来一直是拉动CPI上涨的最主要因素,一方面食品类权重在八大类中最高,占30.5%;另一方面,农副产品价格总体处于逐年上涨态势。2015年太仓市食品类价格同比涨幅2.9%,拉动CPI上涨0.87个百分点。从主要七类农副产品的涨跌幅情况来看,粮食、肉禽、水产、蔬菜分别上涨1.3%、6.0%、0.9%、11.5%,油脂、禽蛋、瓜果分别下跌10.2%、10.4%、1.5%。衣着类全年涨幅2.4%,拉动CPI上涨0.16个百分点。由于衣着类所占权重较小,对CPI影响力有限,但其反映出包括棉、麻等农产品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等诸多提升生产成本的要素,对衣着类商品价格的影响或将长期存在。交通类累计涨幅1.3%,虽然成品油价格处于下跌状态,但由于太仓市先后调整了机动车停车收费和出租车营运费,使得交通类同比价格出现上涨,但其影响时限较短,具有特殊性。(记者 杨拴明)

责编: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