踔厉奋发新的赶考之路 ——代表委员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俞群艳 时间:2023-01-05

  昨日,参加两会的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代表、委员们围绕提振发展动能、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公共服务等方面踊跃发言,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太仓新实践、加快建设“现代田园城、幸福金太仓”建言献策。

  提振发展动能

  宁爽黎代表:近几年,舍弗勒太仓工厂已经从生产传统汽车核心零部件,向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智能制造等领域探索、转型。转型升级,舍弗勒为我市企业作出了榜样。建议本土企业与德企开展广泛合作,深挖德国隐形冠军企业技术优势,助力我市高端装备制造业向更高层次迈进。

  周力强代表:市生物医药产业园肩负着打造“太仓药谷”的重任。2023年,市生物医药产业园将完善联合实验室,共享实验室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争创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孵化器。生物医药产业具有投资大、周期长、门槛高等特点,多数优质项目落地需要生物医药产业基金的加持辅助,建议更多关注市生物医药产业园发展,加大市级母基金对生物医药产业的倾斜,更好地推动市生物医药产业园加快形成集聚发展态势。

  徐兰委员:围绕国际国内两条主线,市招商部门将定点定向加大力度做好项目招引。全面开展对外招商,组织赴德、日、美招商,推进在谈项目进度,进一步深化和外部机构的合作关系,发挥招商前沿阵地功能。围绕重点产业方向,在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等地进行招商推介,加强城市、产业宣传。通过招大引强、转型升级等方式,推动产业链向两端延伸、价值链向高端攀升、生态链可循环再生,全力推进我市“3+3”产业集群发展。

  优化营商环境

  朱卫清委员:近年来,我市出台了一系列奖补政策,对招商引资起到了促进作用。其实,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我市相关部门要加强对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研究,跟踪企业成长步伐,对接真实需求,精准提供服务,有效进行指导,从而真正助推中小企业发展。此外,相应的配套服务也要跟上,例如,企业来到太仓后,招工引才是否容易,周边交通是否便利,员工住宿是否舒心,子女受教育问题是否得到解决……这些问题都要认真考虑、周密部署,让企业在太时舒心,人才来太后放心,心甘情愿在太仓扎根。

  徐义新委员:在新发展形势下,我市相关部门应该加大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力度。在资金方面,支持民营企业转型融资需求,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引导,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作用,对积极开展转型升级的民营企业给予支持。在创新方面,引导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民营企业提质增效,鼓励民营企业围绕主营业务进行全流程的数字化改造,助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在人才方面,加大民营企业人才培育力度,帮助民营企业提升数字化应用的水平和能力,建立一支具有现代科学知识和企业经营理念、勇于开拓创新的企业家团队。

  王俊杰代表: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的不断发展变化,用工形式由单一性不断向多元化过渡,公司除了自行签订合同工外,还使用很大一部分劳务派遣工、工程外包工。针对劳务派遣用工中的问题,可以通过加大劳动监督检查力度等手段,进一步规范劳动力市场;规范人力资源中介公司的日常行为,对于扰乱市场秩序的人力资源中介公司给予警告、处分、整改,从而督促人力资源市场健康发展。同时,规范劳务派遣人员备案制,对从业人员登记造册,做好上岗前培训,一方面可以提升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另一方面也能增强其职业保护能力。

  提质公共服务

  冯健清委员: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推进,医联体、医共体等概念不断出现在公众视野。虽然经过几年的运营,但是医联体模式还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足。建议将目前松散的医联体合作形式升级为医共体模式,赋予三级医院更多的权限和职责,在人事、财务、医疗、后勤等方面,全面深度介入,对体系内医疗资源通盘考虑,重新整合。行政上精兵简政,医疗上突出重点,扶持优势专科,做大做强。弱势科室重新分流整合,后勤保障统筹兼顾,从而提高各方面效率,促进医共体更好更快发展,让老百姓真正能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王春花代表:随着太仓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公共空间给予残疾人更多的关注和关怀,许多公共空间中都设置了无障碍通道、盲文标志等,但有些城市风景观光带、新农村观光点等公共空间的无障碍建设还存在短板,需要加以重视和改建。建议进一步加强城市风景观光带、新农村观光点公共空间无障碍设施建设,并同步建立维护管理机制。在此过程中积极听取残疾人、老年人等人群的意见,从源头规范、加大无障碍设施建设力度,努力让无障碍设施更好地服务民众。

  毛静委员:目前,全市开通了一些学生公交专线,这是好事。希望在已有学生公交专线的基础上,根据各校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学生公交专线线路及班次;优化学生公交专线出行环境,加强学生公交专线安全保障。(记者集体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