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松茸采摘 丰富农旅内涵
随着气温不断攀升,大球盖菇进入了丰产期,最近浏河镇何桥村的秸秆栽培大球盖菇示范基地每天可采摘到约500公斤的大球盖菇。
据了解,该秸秆栽培大球盖菇示范基地共种植了50亩大球盖菇,其中大棚种植20亩,露天种植30亩。记者看到,通过技术手段,联排大棚里的空气湿度保持在70%,农民们正在大棚里采收大球盖菇,个儿大的有半斤多重,一颗颗就像一个个降落伞,赤褐色的菇盖,玉白的菇身,萌萌的。农民采摘过的区域,虽然已经不见大球盖菇了,但再过一个晚上,地里又会冒出千颗万颗的大球盖菇来。
经过几年的探索,中央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秸秆基料化栽培大球盖菇项目在何桥村正式落地,今年稻花香合作社开始规模化种植大球盖菇。“大棚种植的大球盖菇从1月底开始陆续采收,目前已进入丰产期,露天种植的3月中旬也进入了采收期,目前50亩地里每天能采收约500公斤的大球盖菇。”秸秆栽培大球盖菇示范基地负责人陈俊告诉记者,随着气温不断升高,大球盖菇的日产量还会继续增加,4月中旬产量将达到顶峰,“大棚种植的大球盖菇可采摘至4月底,露天种植的可采摘至5月中旬”。
大球盖菇,又名赤松茸,色泽艳丽,营养丰富,肉质鲜美,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维生素,且不施肥料、不打农药,是纯天然绿色食品。利用冬季闲田栽培大球盖菇,不需要特殊的设备,技术简便,容易管理,成本比较低,经济效益非常好。
随着产量逐日上升,大球盖菇进入了采摘季。目前,何桥村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发布信息,推出采摘项目,吸引了单位团体和家庭个人前来基地采摘体验。“妈妈,这边的菇好大哦,到这边来摘。”“爸爸,快给我拍照,我要和可爱的菇菇合影。”在采摘基地,随处可听到欢声笑语。据了解,最近几乎每天都有市民导航到基地来体验采摘大球盖菇。“现在越来越多市民知道这里,我们基地都成了网红,特别是周末,经常有很多家庭相约来基地开展亲子采摘活动。”陈俊表示,在采摘的同时,也让市民了解大球盖菇的生长环境、种植过程,不但能体验采摘的乐趣,也能品尝到最新鲜的大球盖菇。
除了推出采摘项目之外,何桥村还与多个渠道商合作,一起推广大球盖菇。陈俊介绍说,目前大球盖菇已经进入了部分本地商超销售,有一家知名食品商也会定期采购大球盖菇,将大球盖菇切丁制作成饺子馅,开发了新品种饺子销售。
记者了解到,浏河镇希望通过这一试点项目,不仅大力提升浏河秸秆综合利用和社会化服务水平,也进一步推动农业生态循环经济快速发展。同时,该镇围绕高质量建设“全域旅游的滨江田园城镇”目标,在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的基础上,将大球盖菇采摘融入农旅融合这篇大文章,丰富浏河农旅内容,为市民带去更多、更丰富的农旅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