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路上

来源:娄江夜读 责编:陈益 时间:2023-08-07

女:欢迎您加入我们克罗斯特业务咨询(太仓)有限公司,我是今天的培训讲师Cindy。

男:老师好,早就听说克罗斯特的大名,很高兴加入贵司。今天一进门就看到克罗斯特先生的照片,他可是我们太仓家喻户晓的大明星,老师,您给我讲讲他的故事吧。

女:好的,那我就给你讲讲这位太仓明星的故事。1995年夏天,因为业务关系,克罗斯特先生第一次来到太仓。在看到太仓第一眼时,先生就说,这不是我的故乡嘛?

男:我知道克罗斯特先生的家乡在德国中南部凯泽斯劳腾一个小镇,那里宁静幽雅,绿草茵茵。

女:嗯,这风景秀丽的江南小镇和先生家乡黑森林很像,干净整洁,还有街头巷尾悠闲自得、脸上总挂着谦和微笑的行人,都给先生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男:原来先生和太仓“一见钟情”。

女:说来也巧,第二年舍弗勒就在太仓投资建造生产基地,先生被派来了太仓,担任总经理。

男:舍弗勒在太仓发展非常顺利,现在都有好几个工厂了。

女:是的,先生常说舍弗勒的发展得益于中国市场的蓬勃发展和太仓政府的支持,太仓政府的亲商理念、服务质量、办事效率都让他感到非常满意。正因这样,集团公司不断地增资扩股,加大了在中国的投资力度。

男:先生在舍弗勒太仓工作了7年。照理说先生可以光荣退休,回国与家人团聚,享受快乐的晚年生活,但他却选择继续留在太仓,并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公司,这是为什么?

女:哦~这个问题先生被问过很多次,他总是说,退休只是人生的一个站点。

男:其实是他太喜欢太仓了,太仓就是他的第二故乡。

女:他不遗余力地向德国乃至全世界推荐他的第二故乡。他在招商引资推介会上,以一个德国“乡亲”的身份,向与会的德国客商展示太仓良好的区域优势、投资环境和发展前景;他不放过任何一次招商引资的机会,每一次面对德国“老乡们”,他侃侃而谈并真诚地邀请他们来太仓考察、投资;为了让更多的德国企业家认识太仓,了解太仓,古稀之年的先生常年奔波穿梭于莱茵河畔和长江之滨;从投资地点的选择、相关证件的办理到人事招聘甚至开业准备等等,他事无巨细地帮助每一个来太仓投资的企业。先生说他非常开心能见证太仓从“江南小镇”到“德企之乡”这一伟大的变化,并为其发展尽了绵薄之力。

男:难怪先生最引以为豪的就是他办公室那两张太仓“荣誉市民”的证书。

女:他把他的余生倾力奉献给了太仓。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依然在为德企落户太仓牵线搭桥。他总是说:“我愿为中德两国人民再多做点好事”。15年来,他为超过110家德企提供投资咨询、落户、招聘等服务,为太仓引进了汽车喷射系统领跑者海瑞恩,全球领先的液态食品设备及系统制造商克朗斯,欧洲排名第一、世界排名前十五的EMS供应商卓能电子等知名德企,极大地推动了太仓工业母机、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链的形成。

男:大家都亲切的称他为“招商红娘”。

女:先生听了总是哈哈大笑,然后说:“只要身体吃得消,我愿意一直在太仓待下去,我觉得我没有理由离开我的第二故乡”。

男:而太仓再也看不到先生在这里喝着德国啤酒,吹着娄江的晚风了。

女:但是先生一直都在,他会一直陪着我们见证太仓的发展。每当我们遇到困难和挑战的时候,想到先生,信心和勇气依旧。我们要像他一样,像“老太仓”一样,接过接力棒,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我们的对德合作一定会打开一片新的天地。

男:风物长宜放眼量,三十而立从头越。克罗斯特先生,我相信您看到了,看到了我们全市上下正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太仓新实践,全面打响“对德合作看太仓”品牌,我们相信“徳企之乡”必定会续写对德合作更多的“成功故事”。

女:我知道先生会一直陪着我们,走在路上。

(作者:朱枫、王文佳、蔡晓晨 太仓高新技术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