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大思政课”,培养时代“大先生”

来源:徐祥沣 责编:柏春芳 时间:2022-09-29

不久前,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旨在以“大思政课”建设为抓手,着力为青少年打好精神底色、筑牢人生根基。当前,各地各校正在积极打造内容新颖、形式活泼的思政课,力争培养更多时代“大先生”。

树立“大理想”,培养更多时代“大先生”。时代“大先生”胸怀“国之大者”,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心系“校之大事”,善于把教书育人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格局,自觉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教育教学管理各项工作全过程。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广大教师应努力争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引路人”,争做“四有”好老师,追求有温度的教育,有高度的教育,有宽度的教育,有厚度的教育,有气度的教育,有亮度、长度、尺度的教育,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能担负起民族复兴大业的人才。

完善“大环境”,培养更多时代“大先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强调“大思政课”不能脱离实际,要与新时代同频共振。培养更多时代“大先生”是个系统工程,不仅要对名校长和名教师提出要求,更要对学校、政府和社会提出要求,要创造有利于名校长和名教师成长发展的环境,包括制度、政策、机制和条件等。同时要善用社会“大课堂”、搭建资源“大平台”、建好师资“大队伍”,才能引导青年既仰望星空,也脚踏实地,将个人理想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

建立“大师德”,培养更多时代“大先生”。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标准,师德师风是教师的第一标准。习近平总书记说: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作为教师,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切实把立德树人融入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引导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使学生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教师要永远传承老一辈教育工作者“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不断加强师德师风修养,切实担负起新时代教师的历史使命,向标准看齐;向榜样学习,做“大学问”,怀“大爱心”,争做时代的“大先生”。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善用“大思政课”,把这门“理论大课”“实践大课”“人生大课”讲深讲精,激励广大青年成长为有德、有才、有爱、有责、有趣、有品的时代青年。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徐祥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