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路上
大家好!我是来自浮桥镇的“太仓好人”谢贝尔。今天,我给大家分享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并不断收获精神力量的心路故事。
用汗水浇灌梦想
1995年,我出生在浮桥镇的一个普通家庭,出生时因大脑缺氧没得到及时治疗,导致运动神经受损,造成了肢体二级残疾。我在上幼儿园之前都不会走路,童年几乎是在无数次奔波治疗中度过的。但是,打从记事起,我就下定决心:“我要克服一切困难,用知识让自己变得强大,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二十多年来,我一直竭尽所能奋斗在追梦路上,右手写字颤抖就改练左手、康复治疗中断了学校课程就在寒暑假补起来……付出的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皇天不负有心人,我如愿考上了大学,并多次获得学院奖学金,2015年更是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我积极参加志愿活动,多次被评为学院三好学生、优秀大学生就业服务志愿者、优秀团干部、太仓市优秀志愿者,大三时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在成长过程中,很多人给予过我无私的帮助,使我懂得人生的意义不止在于实现自我,更在于成就他人。
用行动播撒正能量
毕业后,我成了一名负责软件开发与维护的技术员,但我并没有停下追梦的脚步。我参加了职业技能比赛,学会了骑车、驾车,学习了很多体育技能。
2019年,我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次远行,实现了多年来想看一看祖国大好河山的愿望。最让我难忘的经历就是一边吸氧、一边攀上海拔4680米的云南玉龙雪山,当天,我在微信朋友圈里写下了“爱挑战、爱登峰”几个字。在我看来,长途跋涉中肢体上的不便“都不是事”,人生最重要的品质就是迎难而上,战胜困难。
每年寒暑假,我回到社区做志愿者时,都会将我登峰挑战自己的故事分享给小朋友们,告诉他们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要迎难而上,绽放生命之花。
用点滴回报社会
参与志愿服务既是“乐人”,亦是“乐己”。从被帮助到有能力帮助他人,最大的收获就是精神上的满足,自己的善举收获的是一声谢谢、一个微笑,对我来说,这些都是精神层面的认可,实现自己的价值远比物质层面的奖励来得更加重要。
在我看来,志愿服务就是在自己有特长、有能力的领域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我擅长电脑软件,那我就在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教老年人如何使用电脑、智能手机。
记得刚来社区参加志愿服务那几年,我和居民朋友交流时还有些放不开,有时甚至被自己憋得面红耳赤,但我没有打退堂鼓,每一次志愿服务都要求自己全力以赴,所以志愿服务结束时,身上的衣服常常没有一寸地方是干燥的。我一直要求自己全力以赴,不计得失,记住“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未来,我将继续投身到志愿服务中,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特长,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一起做复兴路上的追梦人。
(作者:谢贝尔 太仓市浮桥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