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太仓实践 ——2022年市人大常委会工作回眸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柏春芳 时间:2023-01-03

  2022年,市人大常委会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迎接党的二十大、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苏州市委和太仓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践行和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

  保持正确政治方向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坚决把党的领导贯穿到人大工作全过程、各方面,确保人大工作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

  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党的二十大闭幕后,市人大常委会切实抓好学习宣传贯彻工作,让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

  落实市委部署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主动聚焦长三角一体化、苏州市域一体化、港产城一体化发展和重点项目引建、娄江新城建设、乡村振兴等重大事项,扛起人大担当、展现人大作为。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围绕全市中心工作,持续增强监督实效,为拼出“太仓速度”凝聚强大工作合力。

  积极助推高质量发展。持续关注全市经济运行情况,助推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专题视察了港区、高新区,推动“两区”更好地发挥主力军和主阵地作用。持续关注对德合作,助推打造国家级对德合作平台。关注创新转型,助推提升科技创新驱动力。关注乡村振兴,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

  助力城乡功能品质提升。聚焦城市更新,认真督办“加快推进城市更新 建设高品质人居环境”一号议案。聚焦城市治理,推进城市治理智能化。聚焦城市生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推进民生福祉改善。千方百计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实施,确保民生工程质量进度,更好惠及群众。

  看好政府“钱袋子”。认真审查批准预算、决算,监督预算执行情况,推动财政资金在阳光下运行。持续强化人大预算联网监督,对政府预算调整等事项进行跟踪分析。依法履行对国有资产的监督职责,推动国资国企改革不断深化。

  推动民主法治建设。加强和改进执法检查工作,配合上级人大开展执法检查和立法调研,推动相关法规的贯彻执行。

  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持续完善代表工作机制,丰富活动载体,创新活动方式 ,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作用。

  强化学习培训,深化“两个联系”。举办市人大代表履职培训班,组织代表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对代表履职的评价激励。全年组织开展“主任接待代表日”活动4次,开展市人大代表接待选民日活动2次。常态化邀请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参加视察、调研、执法检查、专题询问等活动,促进代表履职拓面增效。

  创新工作机制,激发履职活力。探索人代会闭会期间代表履职新机制,创新开展“人大代表网格化履职”。这一项工作荣获2022年全省人大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得到省人大常委会领导批示肯定。

  搭建平台载体,丰富代表活动。建成投用市人大代表联络服务中心。探索人大代表跨区域履职的新途径,组建社会治理、乡村振兴、公共卫生等6个专业小组,使代表履职更加专业化、精准化。开展“喜迎二十大 代表在行动——代表助民企”主题实践活动,走访企业,收集并推动解决问题。

  守正创新推动工作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太仓实践。

  探索人大监督新形式。建立人大监督和纪委监委专责监督贯通协同工作机制,围绕民生实事项目、代表建议办理、人大任命人员履职评议、执法检查等重点加强监督贯通。首次开展法官检察官履职评议,实现人大常委会任命人员任前、任中、任后“全链条”闭环监督。

  探索开发区人大工作新机制。率先在高新区探索实践开发区人大区街一体化工作机制,贯通开发区内的市人大代表和街道议政代表履职活动。

  探索镇街人大工作新实践。推动基层人大“一镇一品”建设,引导各镇人大立足实际、深挖特色,为基层人大工作注入活力。

  这一年,市人大常委会还认真做好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帮助企业解决复工复产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有力推进人大及其常委会自身建设,积极推进“数字人大”建设,升级“太仓市智慧人大”系统,建起联系代表、反映民意的“高速通道”;不断提升人大宣传工作质效,多渠道广角度宣传人大制度、展现代表风采、讲好人大故事。 (记者 张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