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踏浪逐梦 港口之城勇立潮头
巨轮穿梭,汽笛长鸣,岸吊起落……夜幕笼罩下的太仓港灯光璀璨,繁忙依然。
时光回转到30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滩涂……回顾往昔,港区管委会原副主任邢高前感慨万千:“太仓港的30年,是发生翻天覆地巨变的30年,是改天换地、创新发展的30年。”
滩涂变身大港,焕发无限生机
这张照片拍摄于1992年10月28日。邢高前回忆当时的场景:长江岸边,人声鼎沸,机声隆隆,随着“砰”“砰”打桩声,太仓港万吨级码头建设打下历史第一桩。
开放包容理念存在于太仓基因里,从郑和在这里下西洋开始,大港之梦就在一代又一代太仓人心中传承。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推动我国改革开放迈进崭新历史时期,同年,太仓因时而动,因地制宜,提出了“以港兴市”的发展战略,并成立浏家港港区建设指挥部,吹响港口建设的号角。1993年11月4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江苏省太仓浏家港港口开发区为省级开发区。
从此,这片泥沙冲击而成的土地上,涌起了一道又一道建设太仓港的冲击波。1993年4月3日,总投资9680万美元、中外合资的苏州华苏塑料有限公司在港区开工建设。1995年12月21日,中国第一座6.2万立方米冷冻液化气库,中外合资华能阿莫科清洁能源有限公司隆重举行开工典礼。邢高前的一本“工作记录”清晰记录着太仓港开发建设的每一个设想、每一次会议、每一项决定、每一个项目。
建设有了成绩,努力不会白费!1996年11月8日,经过4年多申报,国务院正式批准太仓港为国家一类口岸,向外国籍船舶开放,由此开启了太仓港口时代。1997年1月18日,太仓港开港典礼隆重举行。1997年,太仓国际集装箱码头打下第一根桩。2011年6月,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批晋级为国家级开发区,2013年11月,太仓港全面实行海港化政策。2021年12月29日,太仓港疏港铁路专用线开通,迈入铁水联运新时代。
截至目前,太仓港已开发利用岸线13.5公里,建成投运各类码头泊位95个(万吨级以上40个)。2022年全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802.6万标箱,稳居全国第八、同比增长14%,完成货物吞吐量2.66亿吨,同比增长9%,集装箱吞吐量连续5年位居江苏第一,连续13年领跑长江。疏港铁路实现到发445列,3.58万标箱。
区位优势尽显,产业加速集聚
1992年10月,江苏长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在港区成立,1995年正式投入运行。这是港区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自此之后,各类企业在港区加速集聚。
经过30年的艰苦奋斗和顽强拼搏,港区形成了世界500强、中央企业、欧美企业三个特色企业集群,集聚了宝洁、三井、京东等26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的40个项目,中集、中化、华能等23家中央企业投资的39个项目,利洁时、美孚、霍尼韦尔等32家欧美企业投资的38个项目,形成了以高端装备、先进材料、健康医药、现代物贸四大主导产业以及高端润滑油、轻工造纸、电力能源三大传统产业为核心的产业格局,是全球最大的集装箱制造基地、亚洲最大的高级润滑油生产基地、华东最大的个人健康护理产品生产基地、沿江地区最大的电力能源基地,发展成为千亿级先进制造基地和现代物贸基地。
“目前,我们公司已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甲醇、乙二醇仓储物流基地之一,并被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评选为4A级物流企业。”江苏长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江海转接之处,区位优势尽显,对物流物贸业来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现代物贸是港区重点发展的四大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港区聚焦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充分发挥太仓港资源优势,推动现代物贸产业与太仓港联动发展,建设高能级枢纽网络,打造区域性贸易中心,专班化推进全球特色商品展销中心建设,打响“建总仓、到太仓”品牌,力争三年内现代物贸产业创新集群营收突破2000亿元。
功能形态优化,港城品质提升
邢高前还记得港区未成立时长江堤边的场景:芦苇萧萧、茅草一片。经过30年发展蝶变,昔日萧瑟之景不再,取而代之的是高楼林立、道路宽阔、绿化怡人……港区热闹了起来。
2008年,郑和公园开园,太仓百姓游园观景,好不热闹。郑和公园一开园就承办了“2008中国航海日”,先后成为爱国主义教育、航海科普教育、华侨文化交流和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时隔15载,公园提档再升级,据了解,港区将对园内东南亚风情文化展示街区、郑和纪念馆、景区道路及文化体验区等进行提档改造,并增设相关商业配套设施,全面满足市民休闲娱乐多重需求,为港城打造一个全新打卡地。
七浦塘位于港城核心区域,是港城东西方向的重要生态绿轴。当前,七浦塘生态修复工程已被写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特色展示项目,下阶段将持续做好生态修复养护工作,打造低碳持续的生态走廊。
在新建港区医院项目现场,施工人员正争分夺秒赶进度。当前该项目已完成主体结构施工,按照计划,将于明年投入使用,届时港城及周边地区人群可以在这里享受到更专业、更及时的医疗服务。
聚人气、优业态、增活力!在港产城一体化发展的冲锋中,一座品质一流、职住平衡的现代化滨江新城正逐步展现在世人面前。作为实施港产城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前沿阵地,近年来,港城功能形态不断优化,商务楼宇、高端酒店、海员服务设施等城市配套不断完善,港城广场1号楼改造、创元集团高端酒店、港区医院、龙江路快速化等项目加快建设。(记者 王 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