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松弄地块 >>> 100%签约的背后
松弄地块 >>>
8月3日 星期三 晴
“7月20日,值得纪念的一天;22时,值得纪念的一刻。私房两户签约成功!”对于王超来说,这个晚上充满了意外之喜:本想着约产权人大儿子,结果一大家子7口人全来了;本想着谈谈意向、做做思想工作,结果直接签了。当晚,她发了朋友圈感谢领导同事的支持和付出,以及产权人与家属的理解和配合,除了这两句,王超想说的还有很多。
为什么私宅的成功签约让王超这么兴奋?她向我解释,私宅也就是私人宅基地,历史遗留问题多,叠加了太多签约难点。古松弄地块共有11户私宅,王超所在的签约四组占了5户,其中4户又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建筑老旧且面积过小,同时产权人普遍年纪偏大,甚至部分产权人已经过世,又涉及到财产分配问题……
“私宅签约和住宅、商铺签约是同步开始的,我们前期做了非常多且扎实的铺垫工作,包括解读政策、了解家庭情况、剖析家人意向等等。”王超告诉我,整个6月攻坚阶段,工作组几乎每天都要到几户私宅坐一坐、聊一聊,她笑称自己的工作状态是“以最甜美的笑容说出最‘狠’的话”。“甜美”是始终认真倾听、真诚沟通、换位思考,而“狠”是指政策解读到位、实施公平,同时又要明确政策的底线和红线不动摇。“我们跟产权人说得最多的就是不会让老百姓吃亏,产权人也能在私房的置换政策中感受到,对于这点他们还是放心的。”王超告诉我,在接触的过程中,产权人慢慢对他们建立起了信任,他们也能感受到这些高龄产权人的“难言之隐”,“对于老人来说,他们希望对子女们做到‘一碗水端平’,趁此机会把财产好好分配一下,但有些话他们不好自己说出口。”得益于城市更新城厢镇指挥部这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团队,有法律、有政策,要调解还有“老娘舅”,涵盖各年龄段的工作人员,任何家庭问题都能诊断、解决。“所以我们会提出不同的方案,看看能不能讲到他们的心坎上,一点点撬开他们的签约意愿。后期,我们甚至做到了每接触一次产权人和家属,都要开一次复盘会的程度,从法律、政策、人情的角度去揣摩他们的话。”为了保障签约的顺畅,指挥部协调所有相关部门,确保行动一致、准备充分、衔接自然,“谈签约意向的同时,‘老娘舅’已经把人民调解协议书准备好了,连同补偿安置协议书一起,签约自然而然地进行了,并且个人和整体的权益都能得到保障。”王超说。
加上后期征收程序启动以及相关单位的协助,多措并举,在7月20日晚签掉两家后,签约四组剩下的两家也紧跟着完成了签约。7月26日,古松弄地块完成最后一户签约,该地块提前百日完成了阶段目标。
随后,指挥部还为签约户安排了全家福拍摄,随着相机快门的按下,古松弄居民到了该和这个承载了无数记忆的太仓老地标正式说再见的时候了。(记者 顾嘉乐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