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上的灰椋鸟栖居东林村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郭惠红 时间:2019-07-02
    城厢镇东林村在全市最早建成了合作农场,农场中生态环境好,吸引了很多鸟类栖息,日前,记者在合作农场看到了一群以前从未见过的鸟儿。
  记者看到这群鸟时,它们正在农场场部西侧的一块试验稻田中,有的站在田埂上休息,有的飞到田里觅食,时而一起飞起,时而又一起落下。这种鸟的羽毛以青灰色为主,和常见的白头翁有些像,但比白头翁要大一点,白头翁的头顶是白色的,但这种鸟的头两侧是白色的。
  东林合作农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前农场中也没有这种鸟,它们大约在三四年前出现在农场中,之后每年开春就来,到了冬天又不见了,大家也不知道这些是什么鸟,只是叫它们“乌鹊”。这种鸟在农场的数量很多,至少有100多只,有时分几群活动,有时又合成一大群,白天成群出去觅食,除了在农场活动外,还会到周边的电站村、万丰村一带,晚上就栖息在农场的树林里。
  据观鸟爱好者介绍,从鸟的体型以及灰褐色的羽毛、橙黄的嘴和脚,可以断定这些鸟的学名是灰椋鸟,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黑龙江以南至辽宁、河北、内蒙古以及黄河流域一带,迁徙及越冬时会在东部至华南地区出现。灰椋鸟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低危物种,在我国则被列为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生态价值、科学研究价值的三有保护动物。以前在太仓很少有,在东林合作农场成群并且连续多年出现,应该与当地环境好、食物充足有一定关系。
  记者还了解到,小学五年级的课本中有一篇课文是《灰椋鸟》,描写的就是成群的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情景,同时也发出了“鸟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到哪儿去观赏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呢?”的感叹。(记者 张立 文/图)
 

责编:郭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