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塘小学师生进藏开展为期一周的跳绳公益培训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网络
时间:2017-09-22
9月20日,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给浏河镇新塘小学发来一封感谢信,就新塘小学成功开展“跳绳进西藏”公益培训推广活动表示感谢。
位于东海之滨的一所小学,凭借一根小小的绳子,与雪域高原上的学校结缘,并且还获得了来自国家体育总局的感谢与肯定。这其中有着怎样故事呢?
进藏之前,做好准备充分
今年3月,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给太仓市教育局发来一封关于组织“跳绳进西藏”活动的商函,准备为西藏部分中小学的学生开展跳绳培训,并赠送器材,以支持藏区体育事业发展。
跳绳在我市中小学普及程度很高,但能代表太仓去西藏的学校,非新塘小学莫属。接下“跳绳进西藏”任务的新塘小学校长汤艳梅在高兴之余,更多的是担心。高海拔环境普通人一般不容易适应,严重的高原反应更是足以致命。
“出发前,我们请新塘卫生院的医生给大家作了高原安全知识讲座,给有关师生、家长发放了进藏风险告知书,并带好必备的药物。”汤艳梅说。
9月10日,新塘小学4名老师、2名学生在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六部副主任、中国毽球协会秘书长魏勇的带领下,从上海搭乘飞机,抵达西藏日喀则,开启为期一周的公益培训之旅。同行的还有市教育局、市绳毽协会的两名工作人员。
克服困难,圆满完成培训
日喀则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曹雪、程慧怡两名五年级学生相继发生轻度高原反应,好在适应性强,第二天就恢复了正常。之后,有的老师也出现了呕吐、发烧等高原反应。
桑珠孜区第三中学,是新塘小学师生的第一站。在这里,他们受到了热烈欢迎。桑珠孜区第三中学从每个班级挑出3名学生代表,接受跳绳培训。
平时,藏族学生跳绳项目较为传统、单一,欠缺技巧。新塘小学师生将全国花样跳绳一级动作、交互绳、长绳“8”字跳等作为培训内容,同时传授了很多跳绳的方法和窍门,比如跳绳时甩绳要充分利用手腕的力量带动绳子,不宜跳得过高,跳绳要有节奏等。
一开始,藏族孩子还有些羞涩,但没过多久,就与太仓师生打成了一片。
“孩子们学得很快,经过简单培训,就能跳得有模有样了。我们虽然很累,但很有成就感。”作为全国优秀跳绳教练员,新塘小学老师严红芬是此次培训的主力,“我们上午、下午各上两个小时的课,看着时间不长,但这里是高原,而且跳绳本身很费体力。更不幸的是,我那时也有了高原反应,眼睛、脸都肿了,但还是硬撑了下来。”
9月14日,新塘小学师生乘坐火车来到拉萨。堆龙德庆区中学,是他们的第二站,也是最后一站。在这里,他们用同样饱满的精神,给藏族孩子上了两天的跳绳课。
新塘小学此行还向两所学校捐赠了420条花绳,为其推广跳绳运动提供了物质上的有力帮助。西藏和拉萨、日喀则两级体育、教育部门有关负责人纷纷表示,新塘小学此行只是一个开始,希望今后能以绳为媒,加强与太仓的交往,促进两地教育和文化交融。
回顾这几天的历程,曹雪和程慧怡两名小学生的表现,令老师们刮目相看。两位小姑娘不仅在极短时间内就克服了高原反应,还用自己出色的跳绳技巧和同龄人的纯真,迅速拉近了与藏族孩子的心理距离,从而使培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跳绳很有趣,我们应该把快乐分享给大家。”程慧怡说。(见习记者 王俊)
位于东海之滨的一所小学,凭借一根小小的绳子,与雪域高原上的学校结缘,并且还获得了来自国家体育总局的感谢与肯定。这其中有着怎样故事呢?
进藏之前,做好准备充分
今年3月,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给太仓市教育局发来一封关于组织“跳绳进西藏”活动的商函,准备为西藏部分中小学的学生开展跳绳培训,并赠送器材,以支持藏区体育事业发展。
跳绳在我市中小学普及程度很高,但能代表太仓去西藏的学校,非新塘小学莫属。接下“跳绳进西藏”任务的新塘小学校长汤艳梅在高兴之余,更多的是担心。高海拔环境普通人一般不容易适应,严重的高原反应更是足以致命。
“出发前,我们请新塘卫生院的医生给大家作了高原安全知识讲座,给有关师生、家长发放了进藏风险告知书,并带好必备的药物。”汤艳梅说。
9月10日,新塘小学4名老师、2名学生在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六部副主任、中国毽球协会秘书长魏勇的带领下,从上海搭乘飞机,抵达西藏日喀则,开启为期一周的公益培训之旅。同行的还有市教育局、市绳毽协会的两名工作人员。
克服困难,圆满完成培训
日喀则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曹雪、程慧怡两名五年级学生相继发生轻度高原反应,好在适应性强,第二天就恢复了正常。之后,有的老师也出现了呕吐、发烧等高原反应。
桑珠孜区第三中学,是新塘小学师生的第一站。在这里,他们受到了热烈欢迎。桑珠孜区第三中学从每个班级挑出3名学生代表,接受跳绳培训。
平时,藏族学生跳绳项目较为传统、单一,欠缺技巧。新塘小学师生将全国花样跳绳一级动作、交互绳、长绳“8”字跳等作为培训内容,同时传授了很多跳绳的方法和窍门,比如跳绳时甩绳要充分利用手腕的力量带动绳子,不宜跳得过高,跳绳要有节奏等。
一开始,藏族孩子还有些羞涩,但没过多久,就与太仓师生打成了一片。
“孩子们学得很快,经过简单培训,就能跳得有模有样了。我们虽然很累,但很有成就感。”作为全国优秀跳绳教练员,新塘小学老师严红芬是此次培训的主力,“我们上午、下午各上两个小时的课,看着时间不长,但这里是高原,而且跳绳本身很费体力。更不幸的是,我那时也有了高原反应,眼睛、脸都肿了,但还是硬撑了下来。”
9月14日,新塘小学师生乘坐火车来到拉萨。堆龙德庆区中学,是他们的第二站,也是最后一站。在这里,他们用同样饱满的精神,给藏族孩子上了两天的跳绳课。
新塘小学此行还向两所学校捐赠了420条花绳,为其推广跳绳运动提供了物质上的有力帮助。西藏和拉萨、日喀则两级体育、教育部门有关负责人纷纷表示,新塘小学此行只是一个开始,希望今后能以绳为媒,加强与太仓的交往,促进两地教育和文化交融。
回顾这几天的历程,曹雪和程慧怡两名小学生的表现,令老师们刮目相看。两位小姑娘不仅在极短时间内就克服了高原反应,还用自己出色的跳绳技巧和同龄人的纯真,迅速拉近了与藏族孩子的心理距离,从而使培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跳绳很有趣,我们应该把快乐分享给大家。”程慧怡说。(见习记者 王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