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工:“铁板烧”间“穿针引线”
编者按
烈日灼灼,热浪翻涌,总有一群人在高温中坚守。他们是工地上的钢筋工、马路上的环卫工、高空作业的电工……汗水浸透的背影,定格成这个夏天最动人的画面。市融媒体中心推出专题报道《最“燃”时刻》,聚焦高温下的平凡英雄,记录他们的滚烫日常与坚韧力量,让每一份坚守都被看见,每一份努力都“燃”动人心。
位于天镜湖畔的至城地产320585002206 GB 02543号地块项目是太仓首个第四代住宅项目。尽管目前是高温天气,但每天仍有近200名工人奋战在工地上,有序推进项目建设。
昨天9时许,记者来到这个工地,此时工人们已经工作了3个小时。太阳无情地照射着,工地上热浪蒸腾。记者仅走了约10分钟,就大汗淋漓。
中建六局的项目现场施工负责人章明星告诉记者,该项目用混凝土泵车浇梁,很快很方便,但绑扎钢筋却特别耗工耗时,一道梁要七八个工人绑扎一天才完工。13号楼正处于冲出“正负零”的关键节点,作业面上有10多名工人正在进行绑扎钢筋作业。
施工现场,工人们分成两组,分别负责一条主梁和一条次梁的钢筋绑扎任务。王明军和几个工友绑扎的是主梁。
组成梁的钢筋包括粗大的主筋和套在主筋上的箍筋。主梁的主筋共有4层,王明军他们要在每一个主筋和箍筋的交叉点上绑扎好铁丝。此刻户外温度超过36℃,特别能吸热的钢筋像一块块“铁板烧”,温度在50℃左右,摸上去烫手,踩上去烫脚。只见王明军左手拿着一把对折好的铁丝,右手拿着一个绑扎钩 ,左手将铁丝从钢筋交叉点下穿过,右手的绑扎钩已钩住铁丝,飞快缠绕几圈,一个交叉点就绑扎好了,其动作犹如在钢筋间“穿针引线”。
尽管天气很热,工人们依旧“武装”整齐,王明军戴着安全帽,穿着施工马甲,戴着袖套以及很厚的半胶手套。他说,戴着袖套、手套主要是防止被太阳晒伤、铁丝扎伤和被钢筋烫伤。高温天由于钢筋被晒得发烫,如果裸露的肢体与之直接碰触,很容易受伤。袖套、手套也成了王明军擦汗的工具,绑扎一阵后,汗流满面,这时他会用袖套和手套无胶的背面擦擦汗。天越来越热,他擦汗的频率也越来越高。
王明军是安徽蚌埠人,出生于1974年,今年已经51岁。他告诉记者,19岁中学毕业后,他参了两年军,此后就一直在工地上做钢筋的放样工、绑扎工,至今已超过30年。他也曾受过伤,虎口被钢筋扎个对穿。但正是这份辛苦、平凡的工作支撑起了他的家庭,抚养大了一双儿女。现在他的大女儿、小儿子都已经参加工作,大女儿医科大学毕业后,在家乡成为一名医生,小儿子也在南京一家公司工作,成了领班。说到女儿当医生时,王明军特别开心,憨厚的脸上笑容不断,看得出来,他为女儿骄傲。
章明星介绍,高温对户外作业影响很大,为了保障工人健康,工地严格做到“做两头、歇中间”,安排上午作业时间为6时至10时,下午为15时至19时,避开高温时段,遇极端高温时,必须停工;工地配齐防暑物资与设施,在施工现场设置了遮阳休息区,向大家发放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盐汽水等;实行人性化管理,强化健康监测,每天上岗前会检查工人的身体状态,有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的,立即安排休息并就医。工地还与附近医院建立了联动机制,一旦有工人出现中暑情况,可快速送医。 记者 张立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