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现场]设“笼”诱白蚁保护古建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郭惠红 时间:2019-07-11
    白蚁被称为“没牙老虎”,对建筑、桥梁、家具家装甚至衣物等都会造成很大的危害,与钢筋混凝土的现代建筑相比,砖木结构的古建更易受到白蚁侵害。今年3月,市住建局会同苏州市白蚁防治管理处,对张溥故居和王锡爵故居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白蚁危害健康“体检”,并根据检查情况在两处古建周边设下了防治监测控制系统,准备长期监测、控制白蚁活动。
  日前,苏州和我市的白蚁防治人员对当时设置的白蚁防治监测控制系统进行了第一次监测。这种防治监测控制系统采用的是什么原理?防治白蚁的效果到底怎么样?记者随着防治人员来到现场并进行了采访。
  防治人员先来到张溥故居,在张溥故居最里面的一个小院子中,大家在树下、墙根忙开了,似乎在寻找什么东西。“这里有一个”“这边也有一个”……很快,防治人员陆续从地下拔出一个个塑料架子,每个架子上都有两根约20厘米长的木条。
  防治人员告诉记者,白蚁防治监测控制系统最主要的就是这一套套埋设在地下的塑料筒,每套塑料筒就是一个“地下捕蚁站”,由一个镂空的塑料外套和一个架子、盖子等构成,架子上放置两根木条,这种木条特点是松软,纤维含量高,是白蚁最喜欢吃的木材品种,而且还添加了能吸引白蚁的信息素,从而引诱周边地下的白蚁进筒。防治人员可以根据进筒的白蚁数量,推测出白蚁种群的数量,并根据白蚁品种、种群数量制定出下一步的防治措施。
  防治人员介绍说,张溥故居的地面上大都铺设了地砖,防治人员避开地砖找到合适的地方设下了8个“笼子”,并根据今后进笼的白蚁数量,可以在“笼子”中投放饵剂灭杀白蚁。
  除了检查“笼子”外,防治人员还对张溥故居前期进行过灭治处理的几处白蚁侵害点进行了检查。
  王锡爵故居的庭院中有很多地方种植了绿化,适宜下“笼子”,这里下的“笼子”共有20套,防治人员全部找到后进行检查,并将部分木条进行了更换。
  当天在这些“笼子”中并没有发现白蚁,防治人员分析说,没有发现白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时间比较短,白蚁在地下行动慢,从设下“笼子”到现在只经过了3个月时间,白蚁还没有来得及发现木条并进入“笼子”;另一个原因是此前一段时间雨水多,地下水位高,也影响了白蚁的活动。与发现白蚁出飞后的灭杀相比,这种技术对古建影响极小,而且可以防治深藏在地下的白蚁,但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下一阶段,他们会继续定期检查监测白蚁。
  市住建局工作人员表示,白蚁防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此前,这种技术在墨妙亭已经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原来亭中及周围蚁害较多,经过持续治理后,最近两年均未发生蚁害。(记者 张立)
 

责编:郭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