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新理念开拓新境界 开启新征程的太仓担当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朱敏
时间:2016-07-25
(一)每逢五年交替,盛夏的娄东总会给我们带来别样的期待。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在这样一个激情涌动的夏季,召开太仓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我们又踏上新的征途,将开启一段怎样的新航程?
此次党代会是新一届市委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践行新理念,开拓新境界,为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积极探索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全力谱写好中国梦的太仓篇章而努力奋斗的重要会议。
风云际会的节点,谋篇布局的规划,我们有理由期待,这个七月会释放更多信号,给太仓未来五年发展注入强大的信心与动能。
(二)五年虽然只是太仓历史长河的一个句点,但我们可以选择几个视角探究蕴藏在“太仓故事”背后的力量与奥秘。
五年来太仓在“两个率先”的征程上逐梦前行,从机遇与挑战的激烈变奏中谱写出了绚丽多彩的动人篇章。我们的经济更发达。“十二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年均增长9.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100亿元,年均增长10.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500亿元,年均增长8.3%。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我们的城市更宜居。现代田园城市总体定位确立,“一市双城三片区”基本形成。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我们的社会更和谐。成为全省首获全国综治“长安杯”的县级市,蝉联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市和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政社互动”、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经验全国推广。我们的文化更繁荣。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功,进入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行列,城市文化软实力全面提升。我们的生态更文明。基本形成绿色低碳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城市环境综合整治“931”行动排名苏州第一。美丽城乡建设、村庄环境整治成效明显,建成城北河湿地公园等一批生态工程。我们的人民更幸福。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013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643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分别增长10.5%和12.0%。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一个流淌着神韵而又饱含着张力的新太仓正在奏响新常态下的动人交响。
这些事实和数据凝结着太仓五年来以新理念适应新常态,探索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的新路径。太仓运用了看得见的“统筹之手”,神奇地编织出了一幅物阜民丰的和谐画卷,抒写了一座城市的精彩传奇。
(三)马克思曾说,一切都取决于它所处的历史环境。所谓机遇,不过是“历史环境”造就的历史机会。机遇从不会给因循守旧的人带来奇迹。能否抓住机遇,关键在于能否以变革乘势而上,将各种有利条件和因素转化为太仓发展的动力。
回顾太仓的发展,在每一个阶段,都能在变局中抢抓机遇,在逆境中创新有为。新常态经济下行,太仓也不能独善其身,正当太仓进入产业转型升级深化期、城乡功能布局优化期、生态环境建设提升期、社会建设治理创新期的关键节点,或许是历史的巧合,当太仓准备“借船出海”时,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建设、长三角区域发展一体化及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复制推广辐射、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我市对外开放、产业创新转型带来了巨大机遇,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也有助于我们加快步伐,推进现代田园城市建设。历史的契机又一次等待我们把握。面对全新的标杆,太仓再一次迸发出把握未来的胆略智慧和激越豪情,在新一轮的发展中勇立潮头。
新常态下如何拓展发展的新空间,寻求新动能,太仓给出了自己的回答。置身“三期叠加”的新阶段,面对经济下行的新考验,太仓整装再出发,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践行新理念,引领新发展,开拓新境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新起点上吹响了做优“以港强市、融入上海、对德合作”三篇文章的嘹亮号角,掀开了谱写好中国梦的太仓篇章的恢弘画卷。
(四)改革未有穷期,创新正当其时。
改革与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两个引擎。太仓的每一次腾跃,都蕴涵无数改革创新的理念和举措,而每一次改革创新,让太仓克服了“成长的烦恼”,经济社会发展的内涵质量明显提升。
东方风来满眼春。如今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晋升国家级,太仓港成为“长江第一港”,获批国家综合保税区,2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入驻太仓;累计引入德资企业230多家,全国第3家德国中心落户太仓,被认定为“中德中小企业合作示范区”;完成新一轮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成为国家深化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试点县、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县(市)……大胆创新,勇于尝试,一切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和办法,让太仓的一块块“试验田”生机勃勃。
靠什么在危机挑战中破浪前行?用什么谱写好中国梦的太仓篇章?太仓的回答是:创新引领。一个城市的无限活力,来自其创新驱动的神奇力量。太仓在发展路径上,迈出了跨越“创新峡谷”的坚实一步,加快从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从“汗水经济”向创新经济转变,推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动能。太仓,昔日郑和七下西洋的起锚地,如今正沿着转型升级的航标“扬帆起航”。
人才是第一资源,也是创新之本。太仓发展历程中,开放型经济起飞,得益于大量产业人才的拉动,如今向创新型经济转型的时刻,太仓对人才内涵的认识也有了新的思考:围绕产业链打造“人才链”,以人才引领项目、以人才引领创新、以人才引领转型。精心构筑留才用才的优质生态,让创新的种子在太仓落地、生根、壮大。娄东英才计划、“522”人才工程、人才精英周……一个个高层次人才引智平台的搭建,向外界展示了一个求贤若渴的太仓,各类创新创业团队和高层次人才丰富着太仓这座城市的“大脑智慧”。科创园、软件园、省级太仓大学科技园、省级生物医药产业园等一批科技园区为经济腾飞插上了自主创新的翅膀。
(五)产业强则经济强,经济强则城市强。这已被实践证明了的真知灼见,正是五年来也是今后太仓跨越发展的基本逻辑。
发展的基础在产业,产业的关键在项目。市委、市政府把握产业发展“方向盘”,以产业项目撑起经济的钢筋铁骨,打造现代产业高地砥砺前行,基本形成了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现代农业为基础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城市发展有其内在“基因密码”,太仓基于自然区位、历史文化、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城乡统筹、社会治理等方面分析,作出了建设现代田园城市的重大抉择。在2011年6月召开的太仓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上,太仓市明确提出,要立足城乡统筹发展,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把太仓打造成既有现代城市功能、发达工商业,又有永久基本农田、优美田园风光,并体现丰富历史文化内涵,形成“城乡一体、产城融合、城在田中、园在城中”的现代田园城市。
从经济角度看,现代化的进程就是工业化、城市化互动的过程。在工业化后期,则更多地体现出“城市决定产业”的发展规律,太仓选择了建设现代田园城市的城市发展道路,不断强化产城融合,深层次的内涵则是全面协调推进现代化。
(六)实践表明,协调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是现代化进程中普遍面临的挑战。“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一点不比不发展时少。”种种烦恼考验着太仓人的智慧,也考量着太仓发展的未来。太仓是否能率先破题?
五年来,太仓坚持量质并举,更加注重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一,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避免“木桶”效应显现。
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是现代化建设的题中之义,也是老百姓能够切身感受到的最主要的现代化福利。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在太仓人的眼里已不只是一种理念,更是奋力追求的一个更高发展阶段。太仓人响亮地提出了“生态优先”的战略口号,从“绿色太仓”、“生态太仓”到“美丽城乡”行动计划,从遍布城乡的造绿行动到“碧水”、“蓝天”、“宁静”、“洁净”工程再到“生态文明建设十大工程”,生态保护修复,让曾经引以为豪的江南水乡田园风光再现娄东大地。
凝神聚气,方能大成。一个城市的无限魅力,来自其散发出的人文精神光芒。在“两个率先”的征程中,文化毫无疑问被太仓人摆上了重要位置。“文明太仓”市民大行动深入推进,“精致和谐、务实创新”的城市精神成为全市人民的共识,市民整体素质、城乡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太仓坚持继承与发展并重,传统与现代互动,着力建设文化强市,增强文化自信,让城市之魂再度成为“复兴”文明的感召之源。和谐美丽的幸福新家园,太仓人渐行渐近。
理念之变引领时代前进,时代之变考验抉择智慧。让法治再铸太仓核心竞争力,这既是太仓在新常态下实现创新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法治水平、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趋势。
太仓进入了工业化后期,处于较高发展层次,但也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面临经济结构调整与增长动力转换等难题。太仓人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发展程度越高,面临的问题越复杂,越是要夯实发展的法治根基,越是要以法治建设破题引领经济发展腾飞,于是提出了“让法治成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的发展理念,以法治型党组织建设为引领,构建法治建设先导区,探路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形成了“多元普惠、和谐善治”的社会治理新模式,切实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推动了“政府转型、社会成长”。
探索验证真知,实践彰显价值。太仓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法治建设,开创了“政社互动”、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等多个全国第一的实践举措,“政社互动”获中国法治政府奖。法治正成为太仓人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太仓文化精神的重要特色,正成为新常态下太仓抢抓新机遇、增创新优势的重要砝码,增强创新驱动发展的深层动力。
(七)让人民幸福,这是太仓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导向,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共享发展理念。
人是现代化最为核心的部分,人的现代化是太仓现代化能否作出新示范、创造新经验的核心因素与先决条件。如何在现代化历程中深刻彰显人的基本价值,切实增进人民的福祉?太仓面对责任这道考题交上的一份厚重答卷,诠释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深刻内涵。
这是民生日益改善的五年。五年来,民生成为首选项,写下温暖的篇章。这是以民为本发展观的价值原点,体现出党委、政府的民本情怀。或许还原几个场景,能更清晰地看到民生日益改善:成为全国首批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双元制”特色职业教育堪称“全国样板”;率先实现了医疗、养老、低保三大保障并轨,国家“大病保险”新政植入“太仓模式”;成为全国首个富裕型长寿之乡……
(八)事业兴衰,关键在党。谱写好中国梦的太仓篇章,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全面从严治党,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太仓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我是共产党员”专项教育活动在娄东大地上掀起了一轮又一轮思想洗礼和动力再造。服务效能也是生产力。五年来,太仓持续推进作风效能建设,扎实开展领导干部“三访三促”活动,让“机关就是服务,公务员就是服务员”成为了每一个机关干部的自觉追求。踏石留印、抓铁有痕,这股干劲浸透在全市各级干部的心中,显现在每一个创新发展的探索实践中。
“红色1+3”、党员关爱基金、民生大巡访、365服务工程等一系列创新举措是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的有效载体,如今已经成为基层党建特色品牌。
惟敢于担责、勇于作为者胜。五年来,我们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中涌现了许许多多朴实而平凡的感动。正是这样的精神引领和力量汇聚,支撑我们迈过一个个坎儿,稳健向前。
(九)“凡是过去,皆为序章”。太仓的发展前后相续,五年短短一瞬,我们和我们脚下的这片热土,所经历与所收获的,都将汇成太仓发展不同寻常的历史跨越,标注上一段征程的辉煌,等待下一个征程的出发。
历史的前进不是一条直线,如果我们将过去的五年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结果,我们就能够比较容易比较集中看到成就;如果我们将这五年作为一个过程,我们就能比较充分地看到其间所碰到的困难和挑战。
过去五年的发展是一种历练,也是一种积累,每一个目标背后,都有沉甸甸的收获。五年时间,并不足以让沧海变桑田;但五年时间,已足够让太仓迈出不平凡的一步,展示着太仓人民求实创新、勤奋敬业、矢志探索的创业精神。
对太仓的发展来说,五年只是量度“太仓步伐”的路碑,也是记录“太仓故事”的载体。一个又一个五年,见证了太仓现代化的风雨历程,诠释了不同时期的历史标识,“太仓故事”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写就。
新的五年,新的状态,新的冲刺,在逐梦现代化的道路上,太仓人精神昂扬,再度出发。在谱写中国梦的太仓篇章里,太仓人凝心聚力,续写辉煌。(娄报平)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在这样一个激情涌动的夏季,召开太仓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我们又踏上新的征途,将开启一段怎样的新航程?
此次党代会是新一届市委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践行新理念,开拓新境界,为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积极探索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全力谱写好中国梦的太仓篇章而努力奋斗的重要会议。
风云际会的节点,谋篇布局的规划,我们有理由期待,这个七月会释放更多信号,给太仓未来五年发展注入强大的信心与动能。
(二)五年虽然只是太仓历史长河的一个句点,但我们可以选择几个视角探究蕴藏在“太仓故事”背后的力量与奥秘。
五年来太仓在“两个率先”的征程上逐梦前行,从机遇与挑战的激烈变奏中谱写出了绚丽多彩的动人篇章。我们的经济更发达。“十二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年均增长9.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100亿元,年均增长10.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500亿元,年均增长8.3%。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我们的城市更宜居。现代田园城市总体定位确立,“一市双城三片区”基本形成。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我们的社会更和谐。成为全省首获全国综治“长安杯”的县级市,蝉联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市和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政社互动”、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经验全国推广。我们的文化更繁荣。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功,进入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行列,城市文化软实力全面提升。我们的生态更文明。基本形成绿色低碳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城市环境综合整治“931”行动排名苏州第一。美丽城乡建设、村庄环境整治成效明显,建成城北河湿地公园等一批生态工程。我们的人民更幸福。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013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643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分别增长10.5%和12.0%。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一个流淌着神韵而又饱含着张力的新太仓正在奏响新常态下的动人交响。
这些事实和数据凝结着太仓五年来以新理念适应新常态,探索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的新路径。太仓运用了看得见的“统筹之手”,神奇地编织出了一幅物阜民丰的和谐画卷,抒写了一座城市的精彩传奇。
(三)马克思曾说,一切都取决于它所处的历史环境。所谓机遇,不过是“历史环境”造就的历史机会。机遇从不会给因循守旧的人带来奇迹。能否抓住机遇,关键在于能否以变革乘势而上,将各种有利条件和因素转化为太仓发展的动力。
回顾太仓的发展,在每一个阶段,都能在变局中抢抓机遇,在逆境中创新有为。新常态经济下行,太仓也不能独善其身,正当太仓进入产业转型升级深化期、城乡功能布局优化期、生态环境建设提升期、社会建设治理创新期的关键节点,或许是历史的巧合,当太仓准备“借船出海”时,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建设、长三角区域发展一体化及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复制推广辐射、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我市对外开放、产业创新转型带来了巨大机遇,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也有助于我们加快步伐,推进现代田园城市建设。历史的契机又一次等待我们把握。面对全新的标杆,太仓再一次迸发出把握未来的胆略智慧和激越豪情,在新一轮的发展中勇立潮头。
新常态下如何拓展发展的新空间,寻求新动能,太仓给出了自己的回答。置身“三期叠加”的新阶段,面对经济下行的新考验,太仓整装再出发,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践行新理念,引领新发展,开拓新境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新起点上吹响了做优“以港强市、融入上海、对德合作”三篇文章的嘹亮号角,掀开了谱写好中国梦的太仓篇章的恢弘画卷。
(四)改革未有穷期,创新正当其时。
改革与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两个引擎。太仓的每一次腾跃,都蕴涵无数改革创新的理念和举措,而每一次改革创新,让太仓克服了“成长的烦恼”,经济社会发展的内涵质量明显提升。
东方风来满眼春。如今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晋升国家级,太仓港成为“长江第一港”,获批国家综合保税区,2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入驻太仓;累计引入德资企业230多家,全国第3家德国中心落户太仓,被认定为“中德中小企业合作示范区”;完成新一轮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成为国家深化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试点县、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县(市)……大胆创新,勇于尝试,一切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和办法,让太仓的一块块“试验田”生机勃勃。
靠什么在危机挑战中破浪前行?用什么谱写好中国梦的太仓篇章?太仓的回答是:创新引领。一个城市的无限活力,来自其创新驱动的神奇力量。太仓在发展路径上,迈出了跨越“创新峡谷”的坚实一步,加快从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从“汗水经济”向创新经济转变,推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动能。太仓,昔日郑和七下西洋的起锚地,如今正沿着转型升级的航标“扬帆起航”。
人才是第一资源,也是创新之本。太仓发展历程中,开放型经济起飞,得益于大量产业人才的拉动,如今向创新型经济转型的时刻,太仓对人才内涵的认识也有了新的思考:围绕产业链打造“人才链”,以人才引领项目、以人才引领创新、以人才引领转型。精心构筑留才用才的优质生态,让创新的种子在太仓落地、生根、壮大。娄东英才计划、“522”人才工程、人才精英周……一个个高层次人才引智平台的搭建,向外界展示了一个求贤若渴的太仓,各类创新创业团队和高层次人才丰富着太仓这座城市的“大脑智慧”。科创园、软件园、省级太仓大学科技园、省级生物医药产业园等一批科技园区为经济腾飞插上了自主创新的翅膀。
(五)产业强则经济强,经济强则城市强。这已被实践证明了的真知灼见,正是五年来也是今后太仓跨越发展的基本逻辑。
发展的基础在产业,产业的关键在项目。市委、市政府把握产业发展“方向盘”,以产业项目撑起经济的钢筋铁骨,打造现代产业高地砥砺前行,基本形成了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现代农业为基础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城市发展有其内在“基因密码”,太仓基于自然区位、历史文化、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城乡统筹、社会治理等方面分析,作出了建设现代田园城市的重大抉择。在2011年6月召开的太仓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上,太仓市明确提出,要立足城乡统筹发展,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把太仓打造成既有现代城市功能、发达工商业,又有永久基本农田、优美田园风光,并体现丰富历史文化内涵,形成“城乡一体、产城融合、城在田中、园在城中”的现代田园城市。
从经济角度看,现代化的进程就是工业化、城市化互动的过程。在工业化后期,则更多地体现出“城市决定产业”的发展规律,太仓选择了建设现代田园城市的城市发展道路,不断强化产城融合,深层次的内涵则是全面协调推进现代化。
(六)实践表明,协调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是现代化进程中普遍面临的挑战。“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一点不比不发展时少。”种种烦恼考验着太仓人的智慧,也考量着太仓发展的未来。太仓是否能率先破题?
五年来,太仓坚持量质并举,更加注重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一,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避免“木桶”效应显现。
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是现代化建设的题中之义,也是老百姓能够切身感受到的最主要的现代化福利。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在太仓人的眼里已不只是一种理念,更是奋力追求的一个更高发展阶段。太仓人响亮地提出了“生态优先”的战略口号,从“绿色太仓”、“生态太仓”到“美丽城乡”行动计划,从遍布城乡的造绿行动到“碧水”、“蓝天”、“宁静”、“洁净”工程再到“生态文明建设十大工程”,生态保护修复,让曾经引以为豪的江南水乡田园风光再现娄东大地。
凝神聚气,方能大成。一个城市的无限魅力,来自其散发出的人文精神光芒。在“两个率先”的征程中,文化毫无疑问被太仓人摆上了重要位置。“文明太仓”市民大行动深入推进,“精致和谐、务实创新”的城市精神成为全市人民的共识,市民整体素质、城乡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太仓坚持继承与发展并重,传统与现代互动,着力建设文化强市,增强文化自信,让城市之魂再度成为“复兴”文明的感召之源。和谐美丽的幸福新家园,太仓人渐行渐近。
理念之变引领时代前进,时代之变考验抉择智慧。让法治再铸太仓核心竞争力,这既是太仓在新常态下实现创新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法治水平、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趋势。
太仓进入了工业化后期,处于较高发展层次,但也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面临经济结构调整与增长动力转换等难题。太仓人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发展程度越高,面临的问题越复杂,越是要夯实发展的法治根基,越是要以法治建设破题引领经济发展腾飞,于是提出了“让法治成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的发展理念,以法治型党组织建设为引领,构建法治建设先导区,探路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形成了“多元普惠、和谐善治”的社会治理新模式,切实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推动了“政府转型、社会成长”。
探索验证真知,实践彰显价值。太仓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法治建设,开创了“政社互动”、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等多个全国第一的实践举措,“政社互动”获中国法治政府奖。法治正成为太仓人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太仓文化精神的重要特色,正成为新常态下太仓抢抓新机遇、增创新优势的重要砝码,增强创新驱动发展的深层动力。
(七)让人民幸福,这是太仓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导向,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共享发展理念。
人是现代化最为核心的部分,人的现代化是太仓现代化能否作出新示范、创造新经验的核心因素与先决条件。如何在现代化历程中深刻彰显人的基本价值,切实增进人民的福祉?太仓面对责任这道考题交上的一份厚重答卷,诠释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深刻内涵。
这是民生日益改善的五年。五年来,民生成为首选项,写下温暖的篇章。这是以民为本发展观的价值原点,体现出党委、政府的民本情怀。或许还原几个场景,能更清晰地看到民生日益改善:成为全国首批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双元制”特色职业教育堪称“全国样板”;率先实现了医疗、养老、低保三大保障并轨,国家“大病保险”新政植入“太仓模式”;成为全国首个富裕型长寿之乡……
(八)事业兴衰,关键在党。谱写好中国梦的太仓篇章,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全面从严治党,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太仓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我是共产党员”专项教育活动在娄东大地上掀起了一轮又一轮思想洗礼和动力再造。服务效能也是生产力。五年来,太仓持续推进作风效能建设,扎实开展领导干部“三访三促”活动,让“机关就是服务,公务员就是服务员”成为了每一个机关干部的自觉追求。踏石留印、抓铁有痕,这股干劲浸透在全市各级干部的心中,显现在每一个创新发展的探索实践中。
“红色1+3”、党员关爱基金、民生大巡访、365服务工程等一系列创新举措是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的有效载体,如今已经成为基层党建特色品牌。
惟敢于担责、勇于作为者胜。五年来,我们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中涌现了许许多多朴实而平凡的感动。正是这样的精神引领和力量汇聚,支撑我们迈过一个个坎儿,稳健向前。
(九)“凡是过去,皆为序章”。太仓的发展前后相续,五年短短一瞬,我们和我们脚下的这片热土,所经历与所收获的,都将汇成太仓发展不同寻常的历史跨越,标注上一段征程的辉煌,等待下一个征程的出发。
历史的前进不是一条直线,如果我们将过去的五年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结果,我们就能够比较容易比较集中看到成就;如果我们将这五年作为一个过程,我们就能比较充分地看到其间所碰到的困难和挑战。
过去五年的发展是一种历练,也是一种积累,每一个目标背后,都有沉甸甸的收获。五年时间,并不足以让沧海变桑田;但五年时间,已足够让太仓迈出不平凡的一步,展示着太仓人民求实创新、勤奋敬业、矢志探索的创业精神。
对太仓的发展来说,五年只是量度“太仓步伐”的路碑,也是记录“太仓故事”的载体。一个又一个五年,见证了太仓现代化的风雨历程,诠释了不同时期的历史标识,“太仓故事”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写就。
新的五年,新的状态,新的冲刺,在逐梦现代化的道路上,太仓人精神昂扬,再度出发。在谱写中国梦的太仓篇章里,太仓人凝心聚力,续写辉煌。(娄报平)
责编: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