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天,他们为市民送清凉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网络 时间:2017-07-26
  




 
  最近持续40℃的高温,让太仓进入“烧烤模式”。正当大部分市民躲在“空调房”里工作休息,藏在林荫深处纳凉避暑的时候,还有很多人顶着高温,起早贪黑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挥汗如雨地工作着,他们用自己的勤劳与付出,为市民带来了丝丝凉意。
  冷饮批发商
  穿着棉衣“送清凉”
  上午9点左右,沙溪镇白云北路上一家名叫“杨记超市”的冷饮批发店,店门内外早已人来人往,川流不息。此时,室外气温高达37℃左右,批发棒冰的生意格外红火。今年59岁的店主杨钢,正穿着厚厚的棉大衣,钻在大冰库内,将一盒盒棒冰递到库外。
  杨钢介绍,他是下岗工人,9年前,他建了30立方左右的冷库,做冷饮批发兼零售生意,这生意随气温变化,时好时差,总的来说还过得去。最近天气持续高温,他的冷饮批发量明显上升,从早上6点开始进货,到晚上11点左右,来买冷饮的人基本不断,特别是傍晚时分,更是忙得吃饭都顾不上。
  记者从冷库小门朝里看,冷库内堆满了一盒盒冷饮,品种多达200多种,里面的温度计显示-15℃,冷库的制冷管上裹满了雪白的霜,杨钢穿着一件军大衣,在冷库里找顾客所要的冷饮。他一会儿钻进冷库,一会儿又钻出冷库,进去时眉毛上挂着汗,出来时眉毛上结了霜,巨大的温差,让老杨在短时间内不断地经历着“冷冻热烤”。
  老杨说,如果进冷库的时间久一点,他会穿上棉衣、棉裤,戴上护膝和棉帽等,不然会得关节毛病的。有时从外面近50℃的温度下,将送来的货放进冷库,再堆放整齐,在库内的时间就会比较长,这些“御寒措施”是必须要做定当的。虽年近60岁,可老杨身体很好,当他从冷库里钻出来时,还跟记者打趣说:“每天基本上有30多次,他得从40℃的室温下进到-15℃的冷库内,有时几分钟,有时数十分钟,仿佛在‘南极’与‘非洲’之间来回跑,这样大幅度的冷暖落差,皮肤常会有灼烧感。其实,对我来说,更多的是对身体的考验。”
  水管抢修工
  烈日下湿衣服被“烘干”
  连日高温,让不少居民家里因自来水管“中暑”,出现了停水的情况。为最快恢复供水,水处理公司的供水抢修组往往一大早就来到了现场。
  “最近高温,不少市民的水管因为热胀冷缩导致爆裂的情况很多,所以报修电话也特别多。”维修队朱队长告诉记者,这两天每天都有七八十单的维修量,最高峰的时候有100多单。
  上午10点20分的时候,维修工谢美元和他的搭档袁哲峰正接单准备出工去维修。“两个单子都是大庆锦绣城小区的,都是由于热胀冷缩导致水管爆裂的。”记者了解到,这已是谢师傅他们上午的第二次上门维修。
  谢师傅告诉记者,去大庆小区,从维修部骑电瓶车过去起码要15分钟。“小区特别大,有时候找哪一家都要找上好几分钟。像这样40℃的高温天,往往骑车就是一身汗。”
  首先维修的是大庆碧波园1栋501室的水管。让谢师傅感到安慰的是,这次维修的地方有树荫。“多数地方都在太阳底下,满头满脸的汗,有时候连眼睛都睁不开。”
  “有时候漏水点在下水道里侧,就要把边上的下水道给拆了,会很麻烦。”谢师傅笑着说,这次很幸运,是水表处的接头坏了。他把坏的接头拆下来,再换上新的,整个过程花了20多分钟,谢师傅全身湿透了,但他告诉记者:“这活算是非常轻松的了,有时候他们更换DN100的水表,要维修半天,在太阳直射下,除了酷热,还要暴晒,那才苦啊!”
  在春晖园4幢的维修点,谢师傅他们就不那么轻松了。由于水管安装的时间较早,接头处和水表粘连在一起,很难拆下来,谢师傅一不小心把手给蹭破了。他们两个人一个人用钳子固定,一个人协助用扳手拧下来,两个人头上滴下的汗珠像黄豆那么大,蓝色的工作服又一次湿透了。由于水管老化,管径有点斜,装上去又费了很大劲。就这样,为了修这个水管,谢师傅他们一蹲就是半个小时,站起来的时候脚都麻了。一脸汗水,一身疲惫,但他们依然不能休息,还要继续往下一个维修点更换水表。
  合作农场果农
  闻着果香“蒸桑拿”
  上午10点多,室外温度已达39℃,此时东林合作农场生态果蔬园的设施大棚里,气温已飙升至44.5℃,记者一进入大棚就感觉进了桑拿房,全身的汗都被“蒸”了出来。在一株株挂满果实、甜香四溢的翠冠梨树前,汪永明、周彩亚等农场工作人员正顶着高温忙着采摘、装箱,一个个全是湿漉漉的,像刚从水里捞上来似的。
  “现在天气太热了,早上5点多的时候,大棚里的温度就超过30℃了,到了上午九十点钟,这里的温度基本上就在40多度。人长时间在大棚里摘梨身体吃不消,只能工作半天休息半天。”汪师傅告诉记者,天越热,市场上水果的需求量就越大,他们采摘的工作就越忙。他们几个是早上5点30分开始上班,到中午11点30分下班,另外一组人是11点30分上班,到下午5点30分结束。
  据他介绍,为了尽量减少高温的影响,他们只能把上班的时间提前,每天早上4点多起床,5点30分前赶到果园开始干活。另外,在高温下干活就要多喝水,一般来说,人在大棚里工作1个小时后,就得到外面透口气、喝点水。保守估计,一个上午干下来,每个人起码得喝上六七斤白开水。因为出的汗实在是太多了。
  “每年夏天最热的时候,就是翠冠梨、葡萄瓜果成熟的时候,我在果蔬园工作6年,每年都是这么过来的,已经习惯了。”老汪说,在这么高的气温下干活,辛苦可想而知,但他们打心眼里还是希望遇到这样的天气,因为连日的高温,不仅利于提高梨的品质,也让翠冠梨的销售势头越来越好,农场的效益好了,工人的收入自然也会高一些。(记者 李华 姚建平 周琦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