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木雕技艺谁来传承?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网络
时间:2017-07-14
红木家具制作和红木雕刻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明清时期,红木家具就已兴盛。而璜泾镇的明清红木家具制作,有着清晰的传承脉络,得益于流传百年的王氏红木雕刻工艺,在苏南一带及上海地区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
■璜泾王氏红木雕刻已流传百年
璜泾镇现有多家红木家具厂,问及业内人士,都会说到王氏红木雕刻的传人王思明,当年开办雕刻厂,成就了璜泾后来红木家具及雕刻业的兴旺与发展。
据镇文化站一位负责人介绍,璜泾红木雕刻可追溯到明代建筑工匠、香山帮开山鼻祖蒯祥。后有继承者王之陈,人们习惯称其为王荣司(古时对大能手艺人的尊称),专事雕刻,传众多后人,后日渐壮大,民间有太仓红木雕刻均出自王氏家门之说,1913年王荣司参加了故宫的修缮。到上世纪60年代,王氏家门又出了一个名人王凤现,为璜泾一带最出名的木雕大师,我国研究古典家具的泰斗王世襄题词“艺承蒯蔡”赞之。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王荣司儿子王品贤的徒弟王思明承接上海工艺雕刻二厂的外贸雕刻业务,璜泾王氏木雕一脉传承的工艺圆雕、浮雕、透雕等特殊技艺得到发扬,作品既有简洁流畅的线条,又自然地融入龙凤、花草、人物等,形象逼真、结构紧密、寓意深厚,不少作品先后在全国和海外获奖,而璜泾一带的红木家具厂,也大多在那时应运而生。
■王氏红木雕刻现后继乏人境况
“随着时代的发展,红木价格飞涨,璜泾红木家具业受到冲击,王氏红木雕刻也不例外,至今仍在从事雕刻并以此谋生的传人,更是为数无几。”一位在璜泾从事红木家具制作近20年的老板如是说。
在璜泾镇棉北路开着一家红木雕刻门店的王江清,就是其中之一。今年68岁的老王是王思明的儿子,14岁跟随父亲学艺,至今仍在伏案雕刻。正在雕刻一件长1.2米左右的小叶紫檀《百福如意》的老王说,他如今老眼昏花,家里还存不多的几段红木,刻完了就想收手不做了。儿子虽学了雕刻,也无意继承,曾有一位大学生来学习,没几天就“投降”了。老王说,雕刻一件红木作品,有时要几个月时间,一坐下来就是半天时间,还常忘了吃饭,雕刻这活确实辛苦。王思明的师兄弟陆仲文的儿子陆加忠,在沙溪古镇老街上开了一家小叶紫檀雕刻店。他今年53岁,16岁学艺,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苏州市高级工艺美术师。他说,他靠红木雕刻能生存下去,可大学毕业的女儿不想继承,王氏红木雕刻如果在他手里断了,他感到心痛啊!
虽然璜泾王氏红木雕刻技艺传承陷入困境,但手艺人们仍在努力。王思明的女婿胡永贵说,如今在璜泾一带从事红木雕刻技艺的估计只有10余个了,他正着手开一家红木雕刻艺术馆,还想办一个培训班。而陆加忠说,前期有太仓中专的一个美术老师找过他,希望能开红木雕刻课程,问他愿不愿意去授课,他说,可以培养后人,他当然很乐意。璜泾镇政府有关部门一位负责人也表示,曾想成立璜泾红木家具和雕刻协会,可因多种原因推迟,至今尚未实现。但璜泾王氏红木雕刻技艺作为传统手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必定会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和保护,使之传承下去。(记者 姚建平)
■璜泾王氏红木雕刻已流传百年
璜泾镇现有多家红木家具厂,问及业内人士,都会说到王氏红木雕刻的传人王思明,当年开办雕刻厂,成就了璜泾后来红木家具及雕刻业的兴旺与发展。
据镇文化站一位负责人介绍,璜泾红木雕刻可追溯到明代建筑工匠、香山帮开山鼻祖蒯祥。后有继承者王之陈,人们习惯称其为王荣司(古时对大能手艺人的尊称),专事雕刻,传众多后人,后日渐壮大,民间有太仓红木雕刻均出自王氏家门之说,1913年王荣司参加了故宫的修缮。到上世纪60年代,王氏家门又出了一个名人王凤现,为璜泾一带最出名的木雕大师,我国研究古典家具的泰斗王世襄题词“艺承蒯蔡”赞之。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王荣司儿子王品贤的徒弟王思明承接上海工艺雕刻二厂的外贸雕刻业务,璜泾王氏木雕一脉传承的工艺圆雕、浮雕、透雕等特殊技艺得到发扬,作品既有简洁流畅的线条,又自然地融入龙凤、花草、人物等,形象逼真、结构紧密、寓意深厚,不少作品先后在全国和海外获奖,而璜泾一带的红木家具厂,也大多在那时应运而生。
■王氏红木雕刻现后继乏人境况
“随着时代的发展,红木价格飞涨,璜泾红木家具业受到冲击,王氏红木雕刻也不例外,至今仍在从事雕刻并以此谋生的传人,更是为数无几。”一位在璜泾从事红木家具制作近20年的老板如是说。
在璜泾镇棉北路开着一家红木雕刻门店的王江清,就是其中之一。今年68岁的老王是王思明的儿子,14岁跟随父亲学艺,至今仍在伏案雕刻。正在雕刻一件长1.2米左右的小叶紫檀《百福如意》的老王说,他如今老眼昏花,家里还存不多的几段红木,刻完了就想收手不做了。儿子虽学了雕刻,也无意继承,曾有一位大学生来学习,没几天就“投降”了。老王说,雕刻一件红木作品,有时要几个月时间,一坐下来就是半天时间,还常忘了吃饭,雕刻这活确实辛苦。王思明的师兄弟陆仲文的儿子陆加忠,在沙溪古镇老街上开了一家小叶紫檀雕刻店。他今年53岁,16岁学艺,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苏州市高级工艺美术师。他说,他靠红木雕刻能生存下去,可大学毕业的女儿不想继承,王氏红木雕刻如果在他手里断了,他感到心痛啊!
虽然璜泾王氏红木雕刻技艺传承陷入困境,但手艺人们仍在努力。王思明的女婿胡永贵说,如今在璜泾一带从事红木雕刻技艺的估计只有10余个了,他正着手开一家红木雕刻艺术馆,还想办一个培训班。而陆加忠说,前期有太仓中专的一个美术老师找过他,希望能开红木雕刻课程,问他愿不愿意去授课,他说,可以培养后人,他当然很乐意。璜泾镇政府有关部门一位负责人也表示,曾想成立璜泾红木家具和雕刻协会,可因多种原因推迟,至今尚未实现。但璜泾王氏红木雕刻技艺作为传统手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必定会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和保护,使之传承下去。(记者 姚建平)
Taicang News
新闻中心
更多- 汪香元专题调研美妆港湾建设工作 打造全省美妆产业新高地
- 如何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互融共进?太仓在全省创新实践 首笔生态补偿付款保函生效
- 拓展就业场景做好关爱服务 努力让广大残疾人更加有感 苏州市领导走访调研残疾人工作
- 各汽配企业抢抓新能源汽车风口,增加产品研发投入,加大智改数转力度,在产业变革的浪潮中抢占先机 双凤汽配产业“汽”势如虹
- 推动高端装备、传统制造等优势领域产业提质增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璜泾打造智能制造新标杆
- 中央社会工作部副部长蔡丽新一行来太调研 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 加速构建“买全球、卖全球”跨境生态圈;一季度实现跨境电商交易额近9000万元 城厢发力跨境电商“黄金赛道”
-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研究部署近期重点工作
Special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