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江欣语丨龙抬头万物苏,奏响昂扬奋进乐章
“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当这句古老的民谣再次在大街小巷响起,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象征着风调雨顺的祥龙再次带着蓬勃的生机与希望,翩然而至。在龙抬头这个传承千年的传统节日来临之际,中华大地雨水充沛、万物萌生。人们以各种文化活动寄托对新一年平安喜乐、万事顺遂的祈盼的同时,抖擞精神、挥洒汗水,播撒着希望的种子,彰显出中华大地万物复苏的勃勃生机与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昂扬精神。
奋发“龙”抬头,奋力春耕正当时。龙抬头,又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民间历来有的“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的说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近日中央出台的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再次释放出重农强农信号。春耕文化早已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和中华儿女的精神血脉之中。二月初二,正值惊蛰和春分节气前后,春回大地、阳气回升的同时,掌管雨水的祥龙抬头布雨,滋润着大地万物,为新的一年带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点亮“龙”图腾,传承文化正当时。龙抬头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既承载着人们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同时又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民族精气神。集鹿的长寿、牛的聪慧、鹰的勇猛、鱼的灵动于一体的龙本身就彰显着中华民族兼容并蓄的文化特征。龙抬头之际,家家户户吃“龙食”,将食物赋予龙的名字,将水饺称为“龙耳”、春饼称为“龙鳞”、面条称为“龙须”、米饭称为“龙子”……此外,各地还会举行舞龙、祭龙等活动,让浓浓的节日喜庆在身边萦绕的同时,更显示出人们祈求龙神保佑、国泰民安的虔诚之心。如今,随着无人机、人工智能、交通运输等行业的极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龙食”和民俗活动走到了天南海北,这也让龙抬头的传统文化在千家万户中传播开来。
抖擞“龙”精神,昂首奋进正当时。巨龙蛰伏积蓄力量,抬头之际必将一飞冲天,这恰如奋斗者的生命轨迹。中国自古就流传着“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的俗语。人们相信,在龙抬头这天剪去旧发、迎接新岁,不仅能让自己在新的一年顺顺利利、鸿运当头,也能奏响新一轮的希望乐章,激励人们奋发向上、勇攀高峰。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青年最有效的磨砺。在这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广大青年更应深入践行龙抬头的精神,不断超越、勇毅奋斗,如穿云破霄的巨龙一般,以昂扬的姿态迎接每一个挑战,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祥龙携福至,银蛇送瑞来。让我们昂首向上、勇攀高峰,如同苏醒的巨龙一般,以蓬勃的朝气,在蛇年的万里晴空里奋勇作为、一往无前,以奋斗为笔,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绘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画卷。(吴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