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4年用爱心回报乡亲 自掏腰包给老人发年货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周建琳 时间:2018-02-14
  还有几天就要过年,杨漕村的蔬菜种植户吴莲芬一边忙于应对年前的蔬菜供需高峰期,一边还惦记着过年给村里老人办点啥年货。吴莲芬今年63岁,是村里的村民组长,每年这个时候,领到村里发的工作补贴,她就会用这笔不算丰厚的报酬给组里15户老人送点年货:每户一刀猪肉几斤红枣,东西实实在在,自己则一分不留。
  谈起做村民小组长这件事,最开始吴莲芬是有些顾虑的。吴莲芬在村里包下几十个蔬菜大棚,不仅给菜商供货,自己也到菜场里卖菜,老伴在村里种水稻。“我自己忙得连带孙子的时间都没有,更怕不能干好这个活。”吴莲芬说,但是村里老乡邻信任自己,也就干下来了。吴莲芬任村民小组长已经有4年时间,年底村里发的工作补贴她总会寻思着再花到村民身上。“村里这点工作不算什么,都是给乡里乡亲服务,钱不能收进自己口袋。”吴莲芬笑着说。
  作为村民小组长,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做好村委与村民的桥梁,向下传达政策,向上传达诉求。对于一年忙到头的吴莲芬来说,这点工作也许真的不算繁重,但要做好并不容易。杨漕村村主任周雅告诉记者,现在通讯方便,看似传达工作更容易了,但村里居住的大部分都是老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因此上情下达还是要靠村民组长口耳相传。这两年土地确权、股份分红、发放补贴等工作都依靠像吴莲芬这样的村民组长参与、协调,才能使工作迅速、准确开展。
  除了传达村里的工作,吴莲芬更把整个村民小组成员的生活状况放在心头。“村里的年轻人大部分都住到城里去了,留在村里的基本都是老人,没有儿女在身边,需要有人去关心他们。”吴莲芬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除了过年送上年货,平日里有时间她也经常到组员家里串门,拉拉家常,看看大家有什么需求、有什么困难。2016年,吴莲芬的村民组里有一位50多岁的村民罹患癌症,得知这一消息后,她多次上门探望,并将这家村民的情况上报到村里,希望村里给予关心。“生了大病,最需要的是关心,向村里反映,是希望村里出面,给他打打气。”吴莲芬说。村委得知后,立即上门慰问了生病村民及其家属。周雅介绍,杨漕村由原来多个村合并,范围广,村民多,村委不可能非常及时了解每家每户的情况。多亏了有吴莲芬这样的热心组长,让村里更准确地掌握村民信息,更好地履行职责,拉近村民和村委的距离。
  去年年底,吴莲芬担任村民组长届满,她感觉自己年事已高,身体不如从前硬朗,地里的工作也忙,想把村民组长的工作交给年轻人。“我不是怕服务,是怕自己干不好。但是,村里希望我继续干下去,村里乡亲也支持我,既然这样,我就再干几年吧。”吴莲芬笑着回答。(张 瑜)
 

责编:周建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