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歌:一个老广播的回忆

来源:娄江夜读 责编:陈益 时间:2023-10-22

岁月如歌,记忆如风,太仓撤县建市已经整整30年了,翻开一本本剪贴本,摩挲一张张获奖证书,思绪回到了30年前。

1993年,全市24个乡镇均有广播自办节目,每天播出三次,每次半小时,用方言播音,是党委政府唯一的喉舌。我是浏河镇的广播员,承担自办节目的采编播工作。每天骑着自行车,辗转村、乡镇企业、各种会议和活动,快速写出5000字的文稿并进行录音。每当雄壮的《社会主义好》序曲开始,老百姓都会聚精会神地收听广播,了解本镇新闻以及农业技术、计划生育、爱国卫生方面的知识,当然还有一些自然灾害紧急通知。初期入户的是方匣子的舌簧喇叭,随着“有线广播村村通”的改造,舌簧喇叭被音效更好的动圈喇叭替代。

随着时代的发展,广播站更名广播电视站,增加了有线电视项目,每天晚上播出一部录像,我也迅速地转行成了电视节目主播,每周出镜一次,做简单的节目预报。慢慢地,站里购置了摄像机、编辑机等设备,于是有了有线电视里的本镇新闻。我和同事先是录播文字稿,然后,一帧一帧地编辑出10多分钟的节目。假如需要配乐,就用一台录音机在适当距离播放,所以,播音必须一气呵成。很多时候,播到最后一句话时,吃了“螺蛳”或者口误,又要推翻重来,恨不得自己掌嘴。身怀六甲的我,熬夜通宵是常有的事。超强度的工作量和艰苦的工作环境,练就了我坚毅的性格。

那时候的我,拿起摄像机能拍摄,对着话筒能播音,当然,提起笔就能写。我同时给太仓人民广播电台写稿子,每天抢在三点钟邮局开箱之前邮寄。遇到特别重要的新闻,就通过电话投稿,电台的编辑就在电话边记录。文字稿件用印蓝纸誊写三份,除了留底和给电台供稿之外,还要寄给当时太仓唯一公开发表的报纸——《太仓科普报》。渐渐地,我也给新成立的太仓电视台投送一些影像稿件,往往是拿着录像带和稿件,乘公交辗转步行,早上七点出发,到电视台已是中午时分;文字稿也开始投送新创刊的《太仓报》。每次拿到报纸,就仔仔细细查找自己稿件,然后剪下来,贴到本子上,仿佛完成了一篇长篇小说。

后来,我虽然离开了广播电视岗位,但是,广播电视情结始终萦绕在我心头。30年来,我们太仓广播电视事业蓬勃发展,广播全天直播14小时以上,电视开设新闻综合、社会经济等多个频道,全市有线电视用户18万户,人们享受着丰富的娱乐和资讯服务。撤县建市30年,更是太仓广播电视成长发展的30年……

(作者:邢向兰 太仓市浏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