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砖一瓦 铺筑合作之路
11月中旬,德国经理马蒂亚斯再次踏上卡塔尔的土地,他给合伙人周丽发了一条信息:“6年时间过去了,这里发展得可真快,干净、整洁、现代化,和我多年来住在太仓的感受一样,而用我们模具生产的砖块也被广泛应用到了他们的建筑工地上。”
老马此次拜访中东客户,原因之一就是对方主动要求洽谈中东地区总代理业务,进一步打开当地市场。
太仓是“中国德企之乡”,不少德企也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寻找到了商机。2017年,中德合资企业——太仓富莱克斯模具科技有限公司探索开拓“一带一路”市场。6年来,“脱胎”于富莱克斯模具的砖块铺筑了共建国家的港口码头、铁路大桥以及现代化场馆,助力铺就共建国家繁荣发展的道路。
中西合璧放大技术优势
“这批是我们要出口到卡塔尔用来造房子的砌块模具,运用了中国传统的榫卯结构,即使在高强度震动下,它的使用寿命也是普通焊接模具的好几倍。”在富莱克斯的生产车间,记者见到了公司总经理周丽和她的“模具森林”。不久后,这批模具将由客户自提,通过中欧班列或从太仓港出海到达目的地。
2014年,周丽与德国合伙人马蒂亚斯共同创办了这家模具厂,主营建筑砌块行业各类地砖及砌块模具,将榫卯结构运用到模具制造过程中,并申请了专利。在中国智慧与德国工艺的结合下,公司打开了产品销路,树立了行业口碑。
周丽介绍,新模具更加耐磨、抗强震、抗变形,还具有灵活可拆、维修便利等特点。“例如现在常见的水工砖,迎水面变化就不需要重新购买一整套模具,只需定制一些零配件就能更新效果。”周丽说,“在‘一带一路’市场的开拓中,我们正是以工艺结构优势打动了客户,让我们和其他德国模具厂拉开了差距。”
“一带一路”销售占比90%
建厂之初,富莱克斯年销售额不到200万元,今年,公司销售额预计达4000万元,其中,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销售额占比约90%。最初,摇响这一新时代国际贸易“驼铃”的,是一封封邮件。
2017年,富莱克斯试着打开产品的海外销路。“当时老马在网上广泛搜索国外的砖厂并给他们发邮件介绍我们的产品,当然,80%没有回应,我们在回复的砖厂里逐一筛选,然后去现场推销。”周丽回忆,公司第一个海外订单来自迪拜。3年后,公司又将脚步拓展至中蒙俄经济走廊。如今,富莱克斯与卡塔尔、阿联酋、伊朗、哈萨克斯坦、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在内的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200多个客户建立了联系。
周丽告诉记者,富莱克斯的模具还被运用到了卡塔尔世界杯足球场的建设中。“他们了解到我们的工艺和产品后,马上订了一批加急货,对我们的按时交货和产品质量非常满意,也间接帮我们做了一个推广。”
通过砖厂客户,富莱克斯在市场中走得更远。巴基斯坦瓜德尔港、马尔代夫中马友谊大桥以及肯尼亚内马铁路等,在建造过程中都用到了富莱克斯的模具。
民心相通打开合作空间
在共建“一带一路”的十年中,合作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基于共建国家彼此信任的确立和增强。而国与国之间的信任,也促进了民心相通,作为中小企业的富莱克斯对此深有体会。
“没有国家之间的交往推动,市场是很难做的,客户可能会质疑你、抱怨你,但现在的观念慢慢在改变,他们看到了这么多的合作成果,看到了我们的产品和效果,觉得中国的模具这么好,经济实惠,信任度也大幅提高。”周丽认为,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中国企业打开了市场,共建国家做好了基建。
随着开放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富莱克斯在市场上也渐渐发挥着中外企业联络中间点的作用,带动中外上下游企业在技术上互利共鉴,共同放大影响力。周丽表示,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业务越来越多,富莱克斯将加快发展的脚步,未来出口订单量或将达到100%。
记者手记 >>>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不管是基础建设、企业发展还是大国战略,都是这个道理。“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以来,越来越多中小企业乘风出海,助力一个个惠民生的项目落地生根,合作共赢的成果正在惠及共建国家的人民。相信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会和富莱克斯一样,在国际市场中越走越远、发光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