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首家医联体“市一院-城厢镇卫生服务中心”成立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网络 时间:2017-07-19
  长期以来,不少市民大病小病习惯性地往大医院跑,造成了大医院人满为患,而基层医院门可罗雀。因此,推动分级诊疗,解决就医难题,医联体建设被寄予了厚望。日前,市一院与城厢镇卫生服务中心举行医联体合作签约仪式,双方通过技术合作,共同建设专业康复医学中心。“市一院——城厢镇卫生服务中心”是我市首家成立的医联体,将更有利于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和结构布局,不断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医联体是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通常由一个区域内的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社区医院、村医院组成的一个医疗联合体。目的是为了解决百姓看病难的问题,比如发烧感冒的可以直接在小医院里解决。当天,市一院、城厢镇卫生服务中心联合成立了康复病区,针对群众看病需求,设立市一院糖尿病、高血压专科门诊。合作一期开设床位20张,预计二期可增加床位20张。成立医联体后,市一院的专家定期到联合康复病区、糖尿病、高血压门诊坐诊,市民就近就医可享受和市一院一样的医疗服务。同时,双方建立绿色通道后,市一院协助城厢镇卫生服务中心学科建设指导及人才培养,使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社区,更好地促进社区和三级医院间的双向转诊,提升社区的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
  “医联体的成立,将解决很多难题,还将减少患者不必要的检查费用。”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医联体的建成将使医联体内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了人员互动、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治能力,解决群众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认可度和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预期问题,对健全建立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诊疗模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使居民就近享受到安全、有效、方便、价廉、优质的基本医疗和健康管理服务。
  其实,我市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了跨区域医联体模式的探索之路。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引入上海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由市政府牵头,浏河人民医院与上海第九人民医院集团签约成立九院集团太仓医疗联合体,目前已经取得很大进展,后续工作正在推进中。今年,为提升我市儿科领域的治疗水平,市政府、市卫计委等相关单位与上海市儿童医院签订合作共建协议,开展人才、技术等多领域的交流合作。
  “但是,让大医院与小医院‘联姻’,并非那么简单,目前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医联体缺乏共享共建的机制与利益分配,例如,在一级、二级医疗机构内开设了三级医院的联合病房,它的医保定额如何计算?区域内专家门诊的定额又如何计算等等。医联体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都需要相关部门一一去解决。未来的医联体建设,仍需在多方的沟通协作下才能达到良好的发展效果。
  不过,“市一院-城厢镇卫生服务中心”医联体的成立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必将为我市探索区域内以及跨区域医联体建设提供很好的参考作用。(记者 杨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