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仪福壤》 序
来源:娄江夜读
责编:柏春芳
时间:2023-08-04
凤仪福壤者,双凤之滥觞也。传东晋有天竺沙门支公道林杖锡过梅李,清夜望东南有五色气,旦至南沙尽界,遇高原如息壤,发得石函二龟,移日而化凤。圣德所及,凤凰来仪,双凤寺因是而开基,地方百里遂为双凤乡。及元有国,真人周静清归创道院于斯,三十余载乃升至大玄普福宫。时晋王采舆人之颂,赐名“双凤福地”,由是踞仙家七十二福地之一席也。
双凤里中人文荟萃、事物旁午之属,前人之述备矣。唯良渚时代刀耕火种之史前文明,及建国以来改革开放之欣荣气象犹未有历数者。
辛丑小暑后,苏州沧浪诗社、吴江秋鲈诗社、常熟红豆诗社、昆山诗词学会、张家港今虞诗社、太仓沧江吟社诗家墨客六十余人会于双凤勤力之百亩莲塘。当是时,连天景象,纵目而放怀;挥毫泼墨,成丹青数十。倚马文章,妙思而生趣;咏荷吟风,得佳构逾百。
及岁杪,双凤镇暨太仓诗词协会议治《凤仪福壤》吟集事,共襄以诗咏史、以诗志史之盛举。杜工部诗云: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以诗咏史非辟蹊径而哗众,实为承古而启今;以诗志史不守旧俗而因循,正可传薪而续火。
壬寅春夏,沧江吟社诸诗家览史册之典籍,采乡里之时风,访福地之名胜,探维新之遗存,观田园之新貌,游理想之沃原。至秋,辑得社员诗词并师长旧吟计二百一十一篇,并选辛丑仲夏赏荷雅集诗词一百二十九篇,结集付梓。双凤上下千年史,姑苏吟咏三百篇。虽未能概而求全,冀可从管中窥斑。
是为序。
(作者:张祎 太仓市双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