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豚现身江面欢腾跳跃 “长江大保护”工作成效明显
1月8日,太仓海事局浏河海巡执法大队基地港池内江豚频频现身,欢腾跳跃、追逐嬉戏,执法人员用手机拍摄下了珍贵的画面。
当日上午9时50分左右,太仓海事局浏河海巡执法大队孙伟和肖岐奎等执法人员驾驶海巡艇回到浏河海巡执法大队基地,看到有“大鱼”在江面翻腾,起初并未在意,当这“大鱼”越游越近时,大家定睛一看,才发现是江豚,顿时兴奋不已。据介绍,这是继去年7月后,海事人员再一次看到江豚!“我第一次看到是在2016年。现在看见江豚的频率明显高了。”肖岐奎说。
长江江豚,因为性情温和,嘴部弧线天然上扬呈微笑状,被称为长江的“微笑精灵”,是长江特有的古老而珍稀的物种。它不仅是长江中现存唯一的水生哺乳动物,也是全球唯一的淡水江豚,对水质和环境的要求都极高,可以说“水质好不好,江豚最有发言权”。
孙伟告诉记者:“以前也见过江豚,都是在江里面,这次就在江边,离我们基地30米不到,很是新鲜,这说明我们‘长江大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据介绍,太仓海事局浏河海巡执法大队基地附近便是太仓全市唯一的水源地取水口,供应整座城市的饮水、用水,江豚的出现,证明了其水质的清洁卫生。
“近年来,随着‘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的推行,禁渔退捕、船舶污染防治、过驳区取缔、三无船舶整治深入推进实施……长江生态环境将明显改善,长江的鱼类,岸边鸟类明显增多。巡逻中时不时能看到白鹭、野鸭等珍稀物种,这次更是在港池里看到了江豚。”孙伟说。
家园修复、江豚回归,“母亲河”长江正在恢复昔日的生机和容颜。6300公里的长江从雪山出发奔流入海,太仓,正处于长江入海前的顾盼回首之地。拥有38.8公里长江岸线的太仓,近年来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全面深化长江大保护,狠抓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系统推进岸线整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水清、岸绿、天蓝,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正在长江太仓段绘成。
新闻中心
更多- 推动高端装备、传统制造等优势领域产业提质增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璜泾打造智能制造新标杆
- 中央社会工作部副部长蔡丽新一行来太调研 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 加速构建“买全球、卖全球”跨境生态圈;一季度实现跨境电商交易额近9000万元 城厢发力跨境电商“黄金赛道”
-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研究部署近期重点工作
- 26个重点项目签约落户沙溪 总投资超13.8亿元
- 随着存量资产的焕新升级,新质生产力在浏河镇加速集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 腾笼换鸟 激活智造新引擎
- 今年以来,沙溪镇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为拼出“太仓速度”贡献“沙溪动能” 沙溪重点项目提速快跑
- “一区一极”建设赋能港区跃升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