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在赓续蝶变中 浸润城市生活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陈益 时间:2023-03-22

  如果说建筑是太仓这座城市的骨架,那么文化则是她的灵魂。撤县建市30年来,在娄东文化的浸润下,太仓庚续历史文化根脉 ,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

  文化场馆绚丽更迭

  “30年前太仓的公共文化设施十分稀缺,我记得有一个影剧院偶尔放放电影,能看一场电影就觉得美滋滋的。”原太仓博物馆馆长赵炎告诉记者,那时的文化场馆是一个面积很小的场所,位于现在华联商厦的位置,老百姓想要随时享受文化活动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

  “最早的博物馆是上世纪90年代建的,位置在现在的张溥故居里面,当时藏品少,也没有很好的展示环境。”赵炎说,现在市民可以随时走入博物馆感受历史和文化的厚重,接受文艺的熏陶。

  当时文化场馆不仅面积有限,开放度也不高。1979年图书馆在人民北路建成,面积只有906平方米,这是太仓历史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图书馆。上世纪90年代,图书馆搬迁到新华路上,主要功能是存档藏书,藏书量仅15000册。现如今,图书馆藏书已达150万册,建筑面积达15000平方米。

  作为图书馆发展变化的见证者,现任太仓市图书馆馆长周卫彬对上世纪90年代刚到图书馆工作的情形依然记忆犹新。“当时新华路上的图书馆只有两三千平方米,面积小、服务功能也比较单一。”经过三次搬迁的图书馆现已成为最受市民欢迎的文化场馆之一。2008年,随着主城区东扩,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大剧院也同时启动建设,两年之后,各大新馆落成之后的上海东路俨然成了太仓新的文化地标。

  文化服务提档升级

  “不仅硬件设施得到了极大提升,图书馆的服务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周卫彬告诉记者,现在的图书馆无论是在品牌建设上,还是在阅读推广的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质的飞跃。不仅如此,通过推进总分馆建设,服务体系逐渐完善,分馆分布在全市各镇、社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娄东书房遍及城区,市民借阅图书更为便捷。

  除了图书馆之外,新的博物馆、文化馆和大剧院等公共文化设施,不仅承载了市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培育和涵养了太仓城市的文化气质。2018年启动建设的太仓美术馆也在今年和大家见面。我市建成了以“四馆一院”为依托的文化艺术场馆集群,总建设投资超过7亿元,总建筑面积达7.8万平方米,成为太仓老百姓享受文化服务、开展休闲娱乐活动的主阵地。

  “现在,在太仓看展览、演出、电影真的是太方便了。”退休6年的赵炎说。现在,一座座设施先进、功能优化的公共文化场馆,一场场本地特色鲜明、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都为这座城市增添了浓郁的人文气息。

  文化惠民融入生活

  “这里的软硬件环境都很不错,老师非常专业,课程安排也特别周到,我从声乐‘零基础’到现在熟练掌握简谱五线谱,受益匪浅。”市民张薇是太仓文化馆的老学员,提及公益培训,她赞不绝口。为了让始于颜值的“乍见之欢”成为朝夕相伴的“久处不厌”,我市公共文化场所不仅在硬件上下功夫,更苦修“内功心法”,不断赋能新的文化活力。

  多年来,我市为保障群众公共文化权益,加快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构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普惠均等、引领全国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12年以来,我市相继创建成为国家、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农家书屋、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实现全覆盖。

  “现在太仓建了这么多文化设施,举办了各式各样的文化惠民活动。”家住康乐新村的张力坚是太仓大剧院的忠实粉丝,每年的文化惠民卡他都会去办,8元看一次高水准的戏剧演出让他觉得超值。

  为深入推动群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近年来,我市开办了“娄东之春”文化艺术节、文化养老艺术节、百团大展演、戏曲演唱大奖赛等一系列文化品牌活动,日益丰富的文化活动不仅为群众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也促进了我市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每年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3000余场次,惠及群众15万余人次,全年创作的声乐舞蹈、戏剧曲艺、乐器作品上百件,获得多个国家级和省级奖项。

  星河横流,岁月成碑。记忆中的文化场馆虽然都已消逝,但是现今高水准文化艺术场馆的建成,不仅成为了太仓的文化中心和城市地标,也是太仓文化惠民的服务窗口和展示舞台。它们见证了30年来太仓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为太仓文化发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