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市一批新闻作品获省、苏州市新闻奖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朱敏 时间:2015-11-09
  2014年,太仓日报社、市广播电视总台继续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记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采写了一批反映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作品。记者获悉,2014年度的江苏省报纸优秀作品奖、江苏省县市报新闻奖、苏州新闻奖的评选结果均已出炉,报社40多件作品获奖。市广电总台也有近20件作品获省、苏州市新闻奖等奖项。
  本报记者李孝忠采写的消息《太仓港成全国木材进口第一大港》、计海新的新闻摄影《爱播撒在大山深处》、李华采写的消息《中科院院士来太教农民种地》、徐盛兵采写的通讯《陶秋根驱车千里寻恩人》、廖文婷采写的系列报道《关注洗车行集体涨价》、毛胜编辑的3月4日1版、姚建平的新闻摄影《鲥鱼半小时可上餐桌》、宋祖荫撰写的论文《县市区域报栏目品牌建设刍议》、高健彪和李孝忠联合采写的通讯《宝洁,带给了太仓哪些拉动?》、戴周华采写的通讯《“双元制”十年育三千蓝领》、周琦采写的通讯《“个性化考核”激发干部活力》、朱乃燕撰写的论文《摆正新闻评论撰写中“论”与“述”的关系》等17件作品获中国县市区域报新闻奖。
  本报3件作品获省报纸优秀作品奖,分别是:毛胜编辑的5月4日1版、李孝忠采写的消息《太仓港成全国木材进口第一大港》、戴周华采写的通讯《“双元制”十年育三千蓝领》。
  13件作品获省县市报新闻奖,其中,戴周华采写的通讯《“双元制”十年育三千蓝领》获一等奖,李华采写的消息《太仓农村改革领跑江苏》、本报记者集体采写的系列报道《加快改革促发展·上海行/浙江行》、李孝忠采写的通讯《太仓企业如何坐上“主桌”?》获二等奖,毛胜制作的“跨国公司愿把‘大脑’搬过来”获好标题奖,杨芳编辑的11月4日“看太仓·视界”版获好版面奖。
  6件作品获第十七届苏州新闻奖。戴周华采写的通讯《“双元制”十年育三千蓝领》获一等奖,系列报道《加快改革促发展·上海行/浙江行》获二等奖,李华采写的消息《太仓农村改革领跑江苏》、徐盛兵采写的通讯《陶秋根驱车千里寻恩人》获三等奖,毛胜编辑的5月4日1版获好版面,计海新的《古镇女理发师有“绝活”》获优秀新闻摄影。
  本报“直击烈日下的百姓民生”系列报道,“基层故事”、“第一现场”等走转改专栏获苏州市新闻战线2015年度“走转改”活动优秀奖。《“一路一带”太仓起航》获苏州重大报道特别奖。宋祖荫撰写的《县市区域栏目品牌建设刍议》、朱乃燕撰写的《以节为媒 统筹策划 破解“节庆日”模式化报道路径可寻》获得苏州市第十四届新闻传播理论作品奖三等奖。
  另外,太仓市广播电视类2件作品获2014年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新闻协作网二等奖,2件作品获苏州市2014年度《来自改革开放前沿的报道——走进国家级开发区》特别报道奖,系列报道《你呼我应》、系列专题《群众眼里的共产党员》获苏州重大报道特别奖,4件作品获得第十七届苏州新闻奖,论文《全媒体时代县级电视台的破茧之路》获苏州市第十四届新闻传播理论作品奖三等奖,《走基层看中国》获苏州市新闻战线2015年度“走转改”活动优秀奖。
  计海新、顾如钢、樊春吉获“苏州市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记者 王全印)  

责编: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