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慧眼”无人机累计执行任务1800余次 “空中网格员”为城市管理赋能
当前,我市抢抓低空经济发展的机遇期,开展城市低空综合治理服务项目建设。通过无人机全自主巡检系统,为城市高效能治理、高质量发展赋能,将太仓打造成全国低空经济示范区。
8月18日上午9时许,在娄东街道社会治理办公室的楼前广场上,伴随着一阵“嗡嗡”声,一架无人机从缓缓开盖的“宝莲灯”全自动机场起飞爬升,按照既定路线平稳飞行,沿途进行数据采集及巡检工作。
娄东街道社会治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通过回传的实时影像,清晰地看到场景的每一处细节,并及时反馈和处理发现的问题,有力提升了快速处置能力。这背后,是基于AI算法支撑的智慧低空技术在公共安全、智慧城市等领域的深度应用。
娄东街道社会治理办公室副主任王烨表示:“我们发现‘空中网格员’对于巡查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在违建巡查、河道保洁巡查以及灾害性天气之后的积水点巡查等方面,比人力更快更有效。”
记者了解到,作为我市今年政府实事工程之一的“低空慧眼”无人机助力城市治理项目,于5月底正式启动,由市数据局和市综指中心作为牵头单位负责实施。首期14套“宝莲灯”全自动机场已建设完成,覆盖高新区、港区主要区域,并已深度融入消防、城管、住建、水务、交通等多个场景领域,实现全天候、高频次、全自主智能巡检,形成了一张低空综合服务网络。截至目前,累计执行任务1800余次,采集照片3万余张,发现并处置违规事件80余起,出具巡检简报50余份。
市大数据管理中心副主任吕俭说:“到目前为止,项目无人机已经实现在消防、应急、城市违章搭建和河道巡查等场景的巡飞,实现‘空天一体’的综合治理目标。”
无人机日常巡检时,可以作为区域“空中网格员”,深入城市腹地开展违章建筑巡查、水域环境巡护、施工安全监测等多场景监测。凭借端侧AI与云端大模型,能智能识别各类异常,并在三维地图中孪生标注,形成发现、告警、处置、复检的全流程闭环管理,推动城市管理从被动响应迈向主动治理。在应急响应中,平台与119接警系统无缝对接。火情发生,“低空慧眼”无人机可第一时间抵达现场回传高清画面。消防战士在出警途中就能了解现场火情,为救援指挥提供决策依据。
此外,该项目创新打造“1+2+4+N”的业务模式,构建统一无人机管控平台,加强“技术+业务+制度”融合贯通,助力城市更加高效、精准、智慧治理。本项目的成功实施,是我市在低空城市治理应用领域的重要里程碑。未来,我市将持续深化低空智能巡检与城市高效治理,在高质量发展中迈出新高度。(记者 薛海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