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漕村:娄东大地的红色火种
杨漕村位于璜泾镇最北端,地处太仓和常熟交接处。过去,这里水网密布、交通不便、通信闭塞,而在日伪统治时期,这些却成了开辟党组织的天然优势。1940年5月的一个夜晚,徐明德等6位太仓人庄严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太仓第一个中国共产党党支部——杨漕乡支部宣告成立,革命火种自此在娄东大地燎原。
走进今天的杨漕村,一座粉墙黛瓦的建筑静静矗立,这是2011年重建的太仓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馆中陈列的历史物件和图文资料,无声讲述着80多年前,太仓人民浴血奋战、风雨兼程的光辉岁月。
馆内存有两张1939年日伪政府颁发的“良民证”。当时为了便于统治,防止抗日游击队和八路军的打击,日伪政权对中国老百姓进行了工程浩大的身份管理,其手段就是对占领区的百姓发放“良民证”。在这样的险峻形势下,中共江南特委派出杨志明、徐念初等共产党员,以文化教员身份作掩护,在杨漕扎根开展工作。
“当时,杨志明、徐念初他们在南草庙学堂开展教唱抗日歌曲、讲述救国故事等活动,期间结识了我的父亲徐明德,以及徐大宝等进步青年。”徐明德之子徐兴元回忆道。当时徐家宅经济基础相对比较厚实、人口众多,成为秘密活动据点。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了解,杨志明决定培养这批青年,并从中发展了太仓第一批中国共产党党员,分别是徐明德、徐念慈、徐祖兴、徐大宝、钱家兴、顾家珏。
杨漕乡支部成立后,迅速组织各阶层民众组建农民抗日协会、青年抗日协会、妇女抗日协会等抗日群众团体,广泛发动民众开展各项抗日活动。在支部领导下,太仓的民抗组织日渐羽翼丰满,协同“江抗”战士游击作战,璜泾成为苏南东路地区“反清乡”斗争的最前线。1990年,为充分发挥革命历史育人励志的作用,太仓县委决定建立太仓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
如今,太仓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成为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每年,大批党员干部、青年学生和游客来此参观学习,在回望历史中接受精神洗礼。
从第一个党支部的诞生到如今红色文化的传承,杨漕村用一片热土铭记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也让抗战精神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熠熠生辉。(记者 缪卉蕾)
新闻中心
更多- 公司生产的一类、二类医疗耗材30多种,其中,医用重组胶原蛋白敷料、硅酮疤痕凝胶等产品赢得消费者青睐 圣惠医疗驰骋“医”+“美”赛道
- 徐华东调研港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当好港产城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
- 我市干部群众集中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从伟大胜利中汲取奋进力量
- 徐华东走访调研外资企业 推动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 我市在具身智能产业细分赛道发力深耕 探索打造机器人“灵巧手”
- 港区经济增长动能澎湃 1~7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6.5%,37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
- 拥有多项专利技术 构建创新研发矩阵 舒适融入斯凯奇的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