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全英文并非就是进口货 国检人员教市民识别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朱敏
时间:2016-03-16

国检人员向市民讲解如何识别真假洋奶粉。

3月15日,市黄金珠宝商会组织成员单位在人民路上设摊,免费为市民提供专业的黄金首饰清洗、维修、咨询和鉴别服务。
进口商品越来越受欢迎,在3月15日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大型广场宣传咨询服务活动中,国检部门的摊位前很热闹——
3月15日,以“新消费 我做主”为主题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大型广场宣传咨询服务活动在万达广场一楼举行,40多家单位到场宣传消费维权知识。现场,有不少消费者赶来投诉,而随着进口商品越来越受欢迎,有关进口商品的宣传也吸引了很多市民的关注。
消费者赶场投诉
“我给孩子买了一张电子娱乐场的充值卡,前不久去消费的时候,前台说我的卡里还有80元余额,但是由于没有在一年之内使用,现在要继续充值200元才能使用,这是不是霸王条款?”
“我购买的房子,按照规划当时旁边并没有配电箱,现在房子造起来了,旁边多了一个配电箱,我能够索赔吗?”
“我买了一台电脑,购买时没有仔细看,回家放了两天后打开使用,发现屏幕有裂痕,这种情况该如何推定责任?”
在现场,数名消费者直奔市消保委的摊位,向工作人员讲述自己的遭遇,市消保委工作人员将投诉情况一一记录在案,接下来再逐一处理。
进口商品引关注
除了市消保委的摊位,现场还有国检部门的摊位也很受关注。只见摊位上摆放了不少进口食品,如法国红酒、婴儿奶粉、台湾啤酒、盒装牛奶、日本矿泉水等,工作人员则热心地给市民讲解如何辨别真假“洋货”。
有一名年轻女性在现场说道:“现在进口商品的水真是太深了,我通过海淘、代购以及上海自贸区的进口商品直销中心和太仓本地的一家进口直销中心这四种渠道购买的同一种卫生巾,发现只有后面两种渠道买到的是正品,海淘和代购的都是假货。”
“如果有人告诉你们,只有包装上全是英文的才是正宗进口商品,大家千万不要相信。”工作人员介绍,“辨别真假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有没有中文标签,只有通过正规渠道进境,并拥有符合检验检疫部门审核通过的中文标签,且经过海关入关和检验检疫部门检测合格的,才算是真正符合规定在国内销售的进口商品。如果没有中文标签,那就说明不是经过正规渠道的进口商品。其中,最受关注的进口婴儿奶粉,其外包装上必须有印制在罐身上的中文标签,而并不是在外文包装上另外加贴的纸质中文标签,否则,就视为非正规渠道进到国内,存在一定的质量安全隐患。”市领导周大伦、宋文元等出席活动。(记者 廖文婷/文 姚建平/图)
责编: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