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党员“失踪”档案找回来 实现党员档案不漏一人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朱敏 时间:2017-11-15
  最近,我市正全面推进党员档案普查工作。作为先前试点的双凤镇对现存党员档案实行专门场地、专人负责、专项管理的规范化体系,深入开展党员档案的调档补档工作,并取得一定的经验。
  作为近几十年来党员档案的一次全面清理,双凤镇在此项工作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比如,部分农村老党员入党时间早,时间跨度大,存放档案地点历经撤乡并镇、多村合并,一些乡镇企业转制关闭,老党员查档补档存在困难。冯学信是新湖村老党员,工作人员在查档的时候,却无法找到他的党员档案。工作人员四处打听,通过询问其个人及村退休人员,才知道他当年入党的时候,用的是曾用名冯伯良,通过翻看最终才归档。
  为了让档案归档,双凤镇通过走访问询,建立村社区离任党组织书记、熟悉情况条线职能部门老同志、企业转制后承续单位的分类名单,对存疑档案逐人核实相关信息。工作人员在查档的时候,还发现部分非公企业党员档案存放在外省,党员本人对档案保管地无法确认,镇组织办让党员填写工作情况履历表,协同相关部门认真查找党员档案可能保管地,做好确认工作。一些年代久远的退休职工、干部党员档案存放比较分散,镇党委按规定协同相关部门做好档案的市内转移,实现规范化保管。 另外,部分农村老党员文化水平不高,入党时间长达50年以上,这些档案中,一部分存在姓名填写不准确,材料不全等情况。像庆丰村老党员高卫元只知道啥时候入党的,其他什么都忘了。双凤镇及时查阅佐证材料,让其党员档案归档。对没有及时归到镇区的老党员档案实行补档,确保准确性;对无法确认身份的档案,报经市级层面协调明确档案归属。
  为细致做好此项工作, 双凤镇成立了专门工作小组,明确任务分工,分别负责综合协调、外联查档、整理归档、扫描上传等工作。各村(社区)还安排一名专职党务工作者全程参与,协同完成村(社区)档案普查工作,保证补齐缺失档案或相关材料,实现不漏一人。通过在庆丰村、新湖村先行先试,形成可借鉴工作流程并推广到全镇,从而加快推进该镇党员档案普查工作。
  党员档案普查任务重、周期长,双凤镇通过开展挂图作战,建立遗失档案查找进度表、完善档案进度表、补档进度表,实行月报制;及时督促各党组织普查进度,保证档案普查工作心里有底、工作有方向。双凤镇在普查中坚持“同步”原则,即同步查找、同步扫描、同步查漏、同步归档,对已经明确档案保存地点的档案,以支部为单位先期开展电子化工作;对流动性大、情况复杂的非公企业党员做好汇总登记,开展统筹调档函询;对于已归党员档案按照材料齐全、妥善保管、便于查找、转接同步的要求,对实物档案按照支部进行编号存档,同时进行光盘备份保存,实现党员档案保管的常态化和制度化。(记者 周琦)

责编: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