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对接引领转型升级 璜泾民企“借脑”走创新之路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朱敏 时间:2016-05-12
  璜泾镇的一家小微民企——金凯特种电线电缆有限公司,去年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4个,今年一季度授权发明专利4个。一家小微民企为何有这么大的创新能力,企业负责人蔡建球坦言,他们的创新手段是借助高校人才、研发力量、仪器设备等资源。
  金凯曾是一家传统电缆生产企业,由于规模太小,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利润空间不断被挤压,企业生存举步维艰,是什么让企业迈出了创新步伐?
  多年前,在一次境外订单交易过程中,蔡建球所交付的产品被测出阻燃性不能达到欧洲标准,惨遭退货。“产品未达标准只能接受退货,企业损失惨重,但也坚定了走技术创新道路的决心。”蔡建球找到上海大学射线应用研究所,希望双方开展产学研合作。据了解,该企业每年将产值的5%用于合作高校科研经费,不用自建团队、购置检测设备,高校多项发明专利应用于企业现实生产中。如今,金凯特种线缆产品专用于高温环境,产品各项技术数据高于欧洲标准,欧美等地的订单纷至沓来。
  申久化纤这一民企中的“巨型航母”,近年来更是用技术创新布局转型升级这盘大棋。去年,申久化纤通过高新技术企业复审,引进上海东华大学博士1名,并与东华大学共建“省级研究生工作站”。目前,申久拥有有效专利33个,其中发明专利21个。申久已打造一支较成熟的技术团队,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产品差异化,提高了附加值,企业一方面做精做强化纤主业,另一方面实现化纤到家纺的产业链整合和延伸。申久化纤规划5年内将形成“POY/FDY-DTY-白布-色布(面料)-成品(家纺件套)-商超终端”全产业链覆盖。
  一季度,璜泾镇完成发明专利申请56件,同比增长700%;发明专利授权完成16件,同比增长33%。为引导更多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克服人才、技术短板,走出被淘汰的命运,今年以来,璜泾镇有关部门加强与高校沟通合作,频繁走访沪苏等地的高校,“苏州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璜泾)科技服务驿站”正式成立,“同济-璜泾镇引才直通站”建设正在有序推进。璜泾镇有关负责人表示,传统企业需要用技术创新、人才引领等手段推动转型升级,开展产学研对接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路径。(记者 张瑜)  

责编: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