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实用 紧扣时事热点 “接地气”讲座居民爱听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朱敏 时间:2016-06-24
  “从幼儿心理发展的角度看,0至3岁是一个关键期,俗话说‘3岁看老’,这段时间,家长正确的陪伴和教导尤为重要。”6月22日下午,中区社区活动室里,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须洪元正在为台下30多名中老年社区居民讲述“隔代教育如何带好孩子”,听讲的居民中,不少人还拿出纸笔认真记录。
  社区居民郑秀珍告诉记者,这几年,社区里每过一段时间就会举办讲座,内容从法律知识、慢病防治到心理健康、亲子教育等,不仅种类越来越多,质量也越发高了,“有些讲座特别受欢迎,来得晚,座位都没了。”
  内容实用的讲座最受青睐
  73岁的毛宁康老伯是社区讲座的常客,他告诉记者,去年一年自己听了约有10场讲座,最喜欢的还是健康养生类的内容。“年纪比较大了,对个人健康也会更加关注,之前上海大医院的医生也来给我们开过讲座,太仓中医医院的医生也常来办讲座,有讲怎么防治高血压、高血糖的,有讲预防骨质疏松的,还有讲中老年人要怎么进行适度锻炼的。”毛老伯表示,“都是些特别通俗易懂的知识,很实用,也容易操作。”
  居民郑秀珍则表示,自己最喜欢听的还是法律讲座。“上次孙剑良律师来我们社区讲老年人权益保障,听的人不要太多哦!”郑秀珍告诉记者,孙律师给中老年人讲的,往往从人们身边发生的实际案例出发,内容不会太高深,但能让大家都听得懂、记得住。
  梅园社区居委会主任朱亚萍告诉记者,去年,梅园社区内上百人参加的大型讲座就办了20多场,小型讲座也有近20场。“这么多讲座办下来,最受欢迎的是和老年人相关的法律知识讲座,另外,如何预防金融诈骗的讲座来听的人也特别多。”朱亚萍表示,平时听讲座的多为社区中老年人,因此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内容实用的讲座最受欢迎。
  社区把关保证每场讲座质量
  讲座办得多了,质量如何保证?康乐社区居委会主任凌燕秋告诉记者,如今社区里办的讲座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各部门举办的“讲座进社区”活动,如市科协“你点我讲”科普大讲堂、市图书馆“娄东大讲堂基层行”、市老年大学“学乐为”老年公益课堂等,这些讲座的讲师水平较高、讲座质量也很有保障;另一类是社区自己联系讲师上门讲座,这一类讲座主要由社区工作人员把关。“一般我们都会请本地各领域比较有名的专家上门来办讲座,比如健康知识讲座,我们社区常邀请本地医院的医生来讲课,我们的居民往往对这些医生都很熟悉,讲座的效果也很好。”凌燕秋说。
  如今的社区讲座,已成为居民们获取新鲜知识、形成学习风气、拓宽个人眼界的重要载体。居民们听得多了,对讲座的要求也提高了。朱亚萍表示,如今,不少社区居民已经从“受邀”听讲座变成“主动”听讲座,“有些内容空洞的讲座,居民们听到一半就纷纷离场走了,这样的场面大家都不想见到。这也意味着我们社区工作人员要用心把关,从居民们的实际需求出发,精挑细选讲座内容,要实用,要接地气,最好还要紧扣时事热点,尽量让大家听得满意。”(记者 徐静)  

责编: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