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是敬老月,用爱填补老人的“精神空巢”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黄潘琦 时间:2015-10-16
  10月是敬老月,一年一度的重阳节也快到了,很多老人在快乐过节的同时,也有一部分老人失去了享受温馨时刻的权利。10月14日,记者赴市三院老年病科采访,听护士讲述了一些老人的晚年生活与精神世界。
  10月6日上午,杜平医生收治了一位来自浏河的老年病人。老人被检查出患有嫉妒妄想症。今年62岁的老王(化名)在两年前妻子去世后就情绪低落,整日呆在房中不愿出门,食欲差,多思多虑。约3个月后状态好转了,他重新找工作上班。然而时日不长,老王再次陷入低落情绪中,躺在床上又不愿意出门,非常思念妻子,对家人的关心很漠然。今年9月份,老人看到隔壁老人在河边小便,而儿媳恰好在此经过,便结合两人既往打招呼等表现,怀疑儿媳妇和隔壁老人存在不正当关系。老王因此极其担忧,家人对他的劝慰他认为是对自己的不理解,认为子女不孝,又想到妻子去世,自己愈发觉得孤单,多次与家人争吵,病情加重。
  “病情在初期的病人治疗效果还是挺好的,但有些重度病人,很可能就出不了院了。”市三院二区老年病科护士陈霞对记者说。前几年,医院收治了太仓本地一位60多岁的老年痴呆症患者,他女儿在外打工,家里经济条件不好,老人在医院住了一年,大小便失禁,因为卧床不起,老人得了压疮,一年半后病情加重,在医院去世了。
  “这两年,老年精神科的患者一直在增加。”陈霞对记者说,“几乎有90%的老年患者住进来后都出不了院,很多老人都没有家属。”其中一位周姓老人站在护士站玻璃窗外接受了记者采访。老人思维很清楚。“我姓周,叫周耀明。2004年2月住进来的。”他说,家里还有个弟弟,但失去了联系,在医院住了这么久因为没有家人,所以出不去。在老人对外面世界的描述中,存留的还是很久以前“外面的人穿西装打领带”的回忆。陈霞对记者说,希望通过媒体,社会上能给这些老人以更多的关爱。
  有的老人在打牌、下棋,还有的老人在看电视,他们活动的场地仅限于医院内。陈霞指着一位88岁的老人说:“他在这里已经住了30年了……”正在说话之际,记者发现老人似乎听懂了什么,他的目光长长地注视着,嘴角轻轻地蠕动了一下。除了高龄老人,还有一些老人常年卧床。在走廊上,记者碰到一位坐着轮椅的老年痴呆症患者。陈霞说刚进来时这位老人话很多,还很爱到处走,随着病情的加重,老人走不了路了,话也说不成了。
  10月10日是第24个世界精神卫生日,随着“空巢”老人的增多,老年人的精神健康问题越发突出。因此,医生呼吁社会和家人多关爱老人的精神健康,让他们安享温馨、和谐、幸福、有尊严的晚年。(记者 杨拴明)  

责编:黄潘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