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颜值”更“升值” 美丽庭院 撬动“网红经济”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王晓雅 时间:2025-11-14

  短视频里的屋顶景观引爆关注,上海、苏州游客纷纷驱车前来打卡;方寸庭院中果藤缠绕,果实琳琅满目,百万粉丝网红在线传授种植技艺……在我市,一个个乡村庭院正通过“美丽庭院为基础、网红流量为引擎”的双重驱动,从“自享型”生活空间向“共享型”经济载体转变。这些兼具颜值与内涵的庭院,不仅扮靓了乡村,更成为村民增收、乡村振兴的“聚宝盆”。

  颜值打底 初露锋芒

  美丽庭院是庭院经济的核心根基,也是我市乡村最亮眼的“名片”。在沙溪镇中荷村,无论是新建小区还是保留村落,村民都用心打理庭院,培育精品花卉,打造“四季花园”,户户皆有独特韵味。

  这得益于市、镇、村三级联动对人居环境、美丽庭院建设的持续推进,更离不开“美丽庭院大赛”“种植技巧分享会”等活动激发了村民的热情,大家在比学赶超中不断提升庭院品质。中荷村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村累计建成各级美丽庭院超600户,其中苏州市级美丽庭院20户、太仓市级美丽庭院27户。

  美丽庭院不仅扮靓了乡村,更成为庭院经济的核心载体,为网红赋能、流量变现埋下伏笔。

  中荷村钱叔咖啡馆,是“美丽庭院+网红传播”的入门级范本。钱卫明最初响应村里号召,加上自己喜爱花草,便参照美丽庭院标准精心打造院落。他用心规划空间、搭配植物、营造氛围,使庭院与外围的农田相映成趣,最终获评苏州市级美丽庭院。

  “拍了段院子里花开的视频发在抖音上,没想到上了热搜。大家期待在我这里喝咖啡、看美景。”商机乍现,钱卫明迅速改造庭院,开了咖啡馆。苏州、上海游客在网上看到后专程前来,体验后又自发发布打卡内容,形成二次引流。钱卫明的故事证明,只要有特色,哪怕普通农户也能借助网络传播,让“方寸小院”变成“增收宝地”。

  网感加持 诞生爆款

  双凤镇庆丰村的女婿、“90后”顾海桥打造的“屋顶咖啡”,则是精准设计的网红业态。顾海桥从事儿童艺术类培训,2024年借助农宅翻建契机,将庭院改造与网红经济逻辑深度融合,打造出兼具美学价值与传播属性的消费场景,将“美丽庭院+网红赋能”推向更高阶段。

  顾海桥的改造遵循“每处皆可拍”的原则:屋顶采用本村回收的旧瓦铺设,搭配防腐木围栏形成观景台;庭院内将废弃水泥船切割改造成驻唱台,角落搭建柴火窑炉用于制作面包;墙面绘制农耕主题壁画,摆放老式自行车、谷仓门等老物件营造怀旧氛围。

  开业初期遇冷让顾海桥意识到传播的重要性。他坦言,当时仅靠朋友圈转发引流,未能形成规模效应。后来他把庭院改建过程剪辑成短视频发布在抖音,真实的改造故事引发共鸣,成为爆款内容。流量迅速转化为客流:今年元旦一天接待500人次,如今日均客流200人次。“乡村美学天花板”“咖啡配稻花香”……经过网友自发推荐,咖啡馆稳坐苏州抖音咖啡厅好评榜首位。

  顾海桥的高明之处,在于将流量沉淀为“长红IP”。他将农耕文化融入经营:推出“稻咖音乐会”,让民谣与麦浪共生;串联观光与体验产业链,以“一杯咖啡”撬动全域消费,入选苏州“网红村咖地图”。“核心是植入文化内容与延长消费链条。单靠美景吸引的流量周期很短,必须有持续的体验内容才能留客。”顾海桥说。如今,他又开设两家分店,印证了“美丽庭院+网红赋能+文化内核”模式的可复制性。

  网红博主 技能产业

  浮桥镇六尺社区的百万粉丝网红顾岳林,则开辟了“美丽庭院+技能传播”的新路径。他将庭院打造成“盆栽果蔬基地”,既有花卉,也有迷你番茄、盆栽黄瓜,“观赏+食用”的设计契合网红内容“接地气+有价值”的特质。

  最初,顾岳林只是想为女儿种植绿色辅食,没想到越种越有心得。后来他在抖音分享种植视频,发现很多网友有“阳台种菜”的需求,但缺乏实操技巧。于是,他推出干货教程,直击网友种植痛点,试种新品种的视频兼具实用性与新鲜感。

  凭借“实操教学”风格,顾岳林迅速获得广大网友的认可与喜爱。如今,他以“万亩花田的顾岳林”为网名,在全网积累了100万粉丝,成为园艺领域颇具影响力的网红,其名字也逐渐成为实用园艺技巧的代名词,持续为园艺爱好者传递靠谱经验。线下,他每周开放庭院供市民学习,周边种植户也纷纷上门取经。

  顾岳林并未凭借网红身份走直播带货的路线,而是选择了“技能产业化”路径。全国20家农场,最远至海南,以技术入股的方式引进他的种植方案,个人技能由此转化为规模化产业。顾岳林的实践证明,庭院不仅能通过场景体验变现,还能成为技能传播与产业孵化的载体。

  融合破界 规模发展

  2023 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庭院经济”纳入政策框架,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明确其为全体农户可因地制宜发展的经济模式,强调通过家庭经营激活乡村资源,推动乡村振兴。

  钱卫明、顾海桥、顾岳林的案例,印证了网红流量对庭院经济的催化作用。短视频传播解决“认知度”问题,让庭院突破地域限制触达潜在客群;直播互动解决“信任度”问题,通过实时展示增强消费意愿;技能分享解决“附加值”问题,提升庭院经济的产业层级。

  随着农文旅产业融合深化及农业向销售端延伸,越来越多年轻人投身乡村直播带货与短视频创作。对此,市农业农村局正开展摸底、整合与规范管理工作,为产业发展筑牢基础。在庭院经济方面,我市还进行了多重探索:引导农户打造“可拍、可玩、可售”的特色庭院;打破村域界限,形成特色经济带;将庭院与周边自然风光、民俗、农事体验深度融合,打造丰富的乡村旅游产品;培育本土网红矩阵,让庭院主人成“最佳代言人”;搭建综合服务平台,整合市场需求、物流、网红资源,保障产业高效运转。

  网络爆火虽具偶然性,但偶然中蕴含必然,找准规律便是掌握流量密码的关键。这不仅为庭院经济发展提供了鲜活启发,对文旅项目运营与农产品销售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内容决定吸引力,网红流量决定价值辐射力。核心在于立足自身“网感”特质,实现有效引流,最终形成“乡村产品→网红内容→网络流量→经济收益”的闭环。这种“颜值变产值”的模式,也将在更多乡村落地生根,让乡村焕发持久生机。(记者  顾雪苗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