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清美展再开乡愁先河 期待画坛续写笔墨丹青

来源:本站系统 责编:网络 时间:2015-11-10
  离开太仓整整37个年头了,今年适逢自己人生甲子。此时此刻,能把自己首个国内美术个人展放到家乡举办,真是件莫大荣幸的事儿。他喃喃地说:“我是向家乡父老兄弟汇报来了。”从家乡街巷走出的画家,凌清是真诚的,坦率的。
  11月6日,太仓美术馆。随着“凌清美术展”揭幕,一幅幅江南水乡题材绘画作品映入眼帘。油画、国画、粉画、壁画、工笔画、连环画、装饰画、艺术浮雕……不同画种,不同风格,呈现出凌清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不懈追求。不少观众徜徉着、吮吸着,感受画家的多才多艺,领略画作的多姿多彩。
  凌清,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动画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省动漫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三江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民盟会员。1955年生,太仓城厢人。虽然常年在外,很少回家。但是,少年时代的美好回忆和梦想,成为凌清艺术创作的不竭源泉。看到有这么多的父老乡亲、同道好友、同乡发小前来祝贺,凌清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此次画展由南京师范大学学术学院、江苏省美协、太仓市文联主办。开幕式上,南师大美院、省美协的领导、同行来了,凌清的感谢大家的关心支持。为了表达对家乡的情怀,他向家乡美术馆捐赠油画《飞云桥》。这幅承载儿时记忆的画作,寄托了他对家乡的一番拳拳之心。
  凌清的绘画作品充满朝气、活力,富有新意。作为江南水乡走出的画家,他的家乡情结始终魂牵梦萦。“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这些艺术天赋集中表现于他的绘画之中。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凌清步入了艺术创作的青春收获期。1987年,取材于汪曾祺小说《大淖纪事》的连环画《巧云和小锡匠》,荣获中国连环画十佳优秀绘画奖”,1989年,他的油画《白月亮》、插画《红楼梦》、连环画《枪手》在第七届全国美展上连中三元。一届美展,三幅入选,惊动了江苏美术界。他的非凡艺术潜质可想而知。后来,国画《别梦依稀》获得江苏省首届美术节银奖,壁画《舞韵·乐魂》、《郑和下西洋》和《钱镠事迹》分获江苏省第三、四、五届壁画展览优秀奖,油画《干黄梅》获第三届中国油画展,国画《晨》获首届中国金陵百家画展。对于既往的获奖作品,凌清没有刻意统计,突出渲染,因为每一幅绘画作品,都凝聚着他对生活感恩,人生的感叹。
  此次家乡举办的美术展,凌清为此精心准备了一年。他说,手头拿出来的作品,不仅自己满意,还要让家乡父老满意。于是,他专门创作了一批佳作,遴选了一批精品。好中选优,精益求精。50多幅作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手法,体现了其对经典的传承,艺术的师承,无论是风景、山水、还是人文,表达了凌清对艺术无疆的独特领悟。
  扎实的西画基础,丰富的山水表现。通过线条、色块、肌理等有机结合,体现出笔端韵味的平淡、质朴与幽雅。中西合璧,艺苑生辉。对绘画题材的解读,凌清有着自己的见解。譬如,表现江南水乡的民宅,他比较喜欢现实的,时代的,活态的,是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全面小康景致,是城乡一体化催生的全景新农村。或远或近,局部或全景,朦胧或清晰,水粉或水墨,无论手法再变,对画作的主题不变。水乡的味道,时代的气息,化为凌清手下的五彩缤纷。
  当年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出道的凌清,其为人做事深得老师同学信赖。后来他的一幅装饰画《拔根芦柴花》改变了自己人生轨迹,这个具有装饰效果的创新手法,让整个画面产生别样光彩,给人以耳目一新。那是1985年,南师大正缺装饰画老师,于是他抓住契机顺利由丹阳师范回到了母校当老师。2001年,学校美术学院组建动画系,出任系主任。打这以后,他还担任“剧本创作”“分镜头设计”“造型设计”等课程,又带起硕士研究生。由他主持的动画系,连续4年上了“综合性大学”动画专业排行首位。还被新浪网等多家媒体评为第一。
  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考生,凌清是幸运的。当年12届考生跻身“高考独木桥”,他硬是凭着自己的实力,走进了艺术高校的象牙塔,实现了人生抱负的梦想。攻克写生环节,提升创作能力,凌清谋求扬长避短,扬长补短。精油画,通国画,会装饰,一专多能,能者为师,于是当年南师大毕业生中,凌清是德艺双馨,无条件接受组织分配,也是极其难能可贵的。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直到今日,他仍念念不忘培养和指点他的那些艺术领路人。当年在自己成长之路上,多亏有了一些好心人的提携与帮助。“离不开文化馆的老师指点,离不开中小学的美术老师启蒙……”1970年太仓县中学初中毕业,他后分配在阀门厂工作。由于平素热爱绘画,业余时间以画为伴,工厂领导对自己的爱好格外器重,只要外面有培训班之类,总会带薪放出去学习。工厂出了艺术才子,憨厚、质朴的工人师傅引以为骄傲。正是有了这份特别情谊,才使得凌清的学艺天地如鱼得水。
  世纪之交的新千年,作为大学访问学者的凌清携30余幅画作,前往韩国光州启明大学艺术系展出,融合的中西画,丰富的表现力,给韩国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有位诗人观后道:“这些画是一个心里没有半点污垢的人才能画出来的”。话语中肯,直抵心底。
  “长江后浪推前浪,浮事新人换旧人”。当年携着画板的文艺青年,他们正年轻,可谓意气风发,同学少年。凌清是其中的佼佼者。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给凌清这一代人以新的人生机遇。30余载春秋,怀揣梦想走出太仓的凌清,始终不懈地在绘画艺术领域孜孜顿悟。凌清美术展,是当年高考走出太仓学子回家乡的首展,也是对家乡父老的汇报。时空跨越,人生卓越,走向事业成功的太仓学子如星光灿烂。如今在娄东画派的发祥地上,一代代艺术后生正在茁壮成长。
  凌清美展,再开乡愁先河;期待画坛,续写笔墨丹青。(太仓日报  宋祖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