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小龄童做客娄东大讲堂 与太仓市民一起品西游

来源:网络 责编:网络 时间:2014-08-25

 

 

 

    对于电视机前的广大观众来说,《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家喻户晓。24日下午,孙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龄童来到娄东大讲堂,和太仓观众一起品西游。

 

    “猴哥!猴哥!猴哥!”当身穿红衣头戴红帽的六小龄童现身娄东大讲堂时,整个剧院都不约而同地高喊“猴哥”,用热烈的掌声欢迎这位“美猴王”。整个剧院人山人海,通道上都挤满了观众。

 

    出身猴王世家 演绎经典传奇

 

    六小龄童本名章金莱,因为成功饰演了“孙悟空”,现实生活中极少有人能够叫得出他的本名,“六老师”、“六小老师”等各种各样的绰号被他一一调侃着。“刚刚,一个女学生看到了我激动的说‘孙老师,见到你好高兴啊’”六小龄童的幽默引发了现场的阵阵笑声。

 

    章金莱出生在猴王世家,全家11个兄弟姐妹包括父亲六龄童都曾经与“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提到曾因出演《三打白骨精》而荣获毛主席题词的父亲六龄童章金星时,六小龄童脸上更是不自觉的扬起自豪的笑容。六小龄童说,他的几个哥哥姐姐都试演过小猴子,但性格等各方面都不适合。1966年,他的二哥小六龄童不幸因白血病去世,年仅16岁。所以六小龄童必须演,而且必须要演好。“我二哥当时被称为小神童,由我再去演,这完全是一种责任,家庭的责任、社会的责任。”

 

    找准定位 一生做好一件事

 

    事实上,六小龄童还饰演过周总理、鲁迅、胡适等不同的角色,这些形象也都刻画得十分到位,但由于孙悟空的形象深入人心,这些都不曾被人记住。很多人问他:“这么多年,只被观众记住了孙悟空一个角色,有没有遗憾?”他说:“为什么要遗憾?我演了一个孙悟空,能够被这么多人记得,当年的西游记能够成为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经典,这就是我的荣幸。你们都说是看着孙悟空长大的,但我要说,是孙悟空看着你们长大的。”

 

    “一生做好一件事”,这是六小龄童写给自己的格言。在他看来,在孙悟空形象的塑造上,他怎么站,怎么瞭望,你都不会,看看动物园的猴子,就能演好孙悟空吗?如果没有像孙悟空自己那样,苦练十八般武艺,去学习,去研究,去琢磨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那是演不好这个角色的。“我用了17年,演好了一个孙悟空。”他说,他一生最推崇两个人,一个是《西游记》作者吴承恩,一个是唐僧的原型玄奘大师。他们都传达了一种理念:一生做好一件事情。

 

    戏说不是胡说 传承西游文化

 

    谈及如今荧屏上各色的西游题材影视剧,六小龄童非常不满,唐僧跟妖怪生孩子、孙悟空和白骨精谈起了恋爱,互称“空空”和“精精”等情节的恶改都令他深恶痛绝。“经常会有小孩子问我,孙悟空在西天取经路上有几个妖精女朋友。”六小龄童赞同百花齐放,但反对恶搞,一定要忠于原著,原著的精髓不能动,慎于翻新。“改编不是乱编,戏说不是胡说”。

 

    六小龄童对《西游记》有着特殊情感,他一直致力于发展宣扬西游的相关文化。从电影版本的拍摄,到相关书籍的出版、主题乐园的建造、网络游戏的开发,“猴哥”一直在用行动证明他为西游文化、为经典古典文化的传承工作而努力。他呼吁现代的年轻人,要尊重艺术和经典,发扬国粹,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任何时候都不应忘了自己肩上所负的时代责任。

 

    讲座最后,六小龄童再现“孙悟空”抓耳挠腮、火眼金睛观四方的经典动作,举手抬足之间不减当年齐天大圣的风采,赢得了阵阵欢呼。(吴慧慧/文 蒋振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