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中心落户太仓 助推4.0“风口”智能制造

来源:苏州日报 责编:茅丽亚 时间:2015-04-30
  德国,全球工业强国,其工业之基是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而这些企业不盲目追求规模,专注于小而精,追求行业极致,在市场的风云变幻中,成就了一家家“百年老店”。在中国制造业升级换挡的当下,以卓越的质量和高度自动化著称的“德国制造”显得风光无限。德国政府推动实施的工业4.0战略,把德国制造推向了信息技术革命的“风口”。
  在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计划,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该计划被称为“中国版工业4.0规划”,同时,更为中德制造业的协同合作提供了契机。
  在太仓,聚集着220多家德资企业,被国家商务部、德国经济部共同授予中国首个“中德企业合作基地”,被誉为“中国德企之乡”。
  不久前,德国政府宣布在继北京、上海之后,于太仓建立中国第三个德国中心,更加让人感受到德国工业4.0的日益临近。在太仓的这些德资企业,或许可为中国制造的智能化升级、高端化迈进提供近距离观察的“样本”。
  一颗钉一根针的“高大上”
  在生产高度自动化的基础上,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建立全球信息交互系统,实现对质量的全球性管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在毅结特紧固件系统(太仓)有限公司的接待大厅里,陈列着一台奥迪A8L的车身骨架,上面使用了670颗代表毅结特最高技术水平的FDS螺钉。公司技术总监迈克尔·弗兰克告诉记者,“作为传统焊接方式的替代方案,这款FDS螺钉可以打在车身铁板的任何部位,一款螺钉可以解决所有问题,这对于标准化生产的整车企业来说是最简便、可靠的紧固解决方案。目前,兰博基尼、劳斯莱斯、法拉利等许多高端车采用的都是毅结特的紧固件。”
  螺丝、螺栓、螺钉,这些最不起眼的东西,毅结特却把它做到运用在发动机、涡轮增压器等具有高强度、高精度、高稳定性要求的部件上。
  走进毅结特的生产车间,这里排布着复杂的生产线和设备,却看不到几个工人,生产线自动化程度在90%以上。
  在注塑车间,有一条为汽车控制系统生产塑料罩盖的生产线,记者亲眼看到了它全自动的生产全程:一个个别针大小的金属材料被冲压成标准的电源PIN针,机械手随后将完成冷锻的PIN针放到注塑机上进行注塑,接着转移到一个圆形转盘。在这里,设备会对产品做导电性、尺寸和基本形状进行质量检测,完成后统一放到一个装配盘里。装配盘的成品装满后,只需打包一下就可以直接发货了。
  弗兰克说,这个罩盖部件对PIN针的要求非常高,一旦位移,汽车控制系统就有可能失灵。高度自动化正可以保证PIN针的精度。这台设备是毅结特自主研发的,在欧洲,掌握这种技术的企业不超过三家。
  毅结特集团的前身Adolf Boehl螺钉厂成立于1922年,专注于紧固件生产已近百年,目前是一家中等规模企业。由于市场覆盖广泛,它在全球有三十多个分支机构。太仓毅结特成立于2005年,目前有员工170人左右,是主要服务于亚太地区的生产和销售基地。
  弗兰克告诉记者,所谓工业4.0,就是在设备本身智能化的基础上,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信息共享、协同合作,毅结特已经开始相关布局。目前,公司建立了全球信息交互系统,车间的每台设备都已经通过网络连接到主机的服务器,实时将设备生产的数据传输到后台进行分析,形成全球性的质量管控系统。  此前,公司的很多损失就来源于信息的不共享或者不及时共享。通过对机器的使用效率、信息统计方面进行数据分析,毅结特大大提升生产效率。
  在太仓发展的10年间,毅结特的厂房从800平方米扩展到8000平方米,目前还在扩建;产品系列从简单、初级升级到复杂、先进的紧固件和一些特殊的注塑零件;销售额2012年为3200万元,2013年为6500万元,2014年则为1.1亿元,今年预计达1.6亿元,其中来自汽车行业的订单将占80%。
  克恩·里伯斯中国业务集团CEO张臻伟,则举了个例子说明生产自动化与信息技术的相遇和结合。
  最初,克恩·里伯斯弹簧生产线发生故障后,德国总部需专门派人过来维修,一来一去耗费十来天,生产线闲置,造成很大损失。后来,随着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标准化生产线被设计了出来,损坏了什么,只需要把标准零件寄过来,三四天就够了。现在,依托高速互联网,克恩·里伯斯建立远程控制系统,德国总部实时监测全球生产,发生故障后只需在线指导维修。“互联网技术大大加快了通讯处理速度,”张臻伟说,随着机器人、半导体、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企业自动化的成本降低了,可以实现速度更快、范围更广的连接。
  一个安全带卷簧的质量“过剩”理论
  产品的隐形价值就是在这一过程中积累起来的,有点像奢侈品市场,支撑这一过程的是专业主义精神和不断“减人”
  “在德企,如果你是一名经理,首先你必须是质量经理。”张臻伟在德企工作了二十多年,他告诉记者,德国制造卓越的“秘密”在于专注于追求质量的“过剩”,即远高于行业标准的质量要求。
  在张臻伟看来,“过剩”的质量就像汽车上的安全气囊,平时不发挥作用,却在特殊情况下显现价值。“产品的隐形价值就是在质量‘过剩’中积累起来的,这个过程有点像奢侈品市场。”
  克恩·里伯斯是落户太仓的第一家德企,专营各种高科技的弹簧,产品供给舍弗勒、博世、德尔福等汽车行业一级配套商,并已进入竞争激烈的中国高铁用弹簧市场。它生产的汽车安全带卷簧,占全世界市场的70%。
  “追求质量‘过剩’,产品必须维持非常高的一致性。如果需要大量人工操作,误差就会加大,一致性就没法保证。”张臻伟告诉记者,德企的自动化并不是近几年的事情。由于德国的人力成本高,德企的制造文化就是要不断地“减人”。德企在设计生产线的最初,就力求用人越来越少。
  埃马克集团是德国机床业的“隐形冠军”,在行业内的地位却举足轻重。太仓埃马克的CTO马库斯认为,支撑德企“过剩”质量的另一个因素,是专业主义精神。
  “20多年前,埃马克发明的倒置式机床就已经掀起了一次机床业革命,20多年来,围绕着这种机床的改进始终没有停止过。”马库斯告诉记者,由于坚持专业精神,力求在行业内做到极致,德国中小企业普遍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研发,埃马克每年的R&D占比保持在15%到20%。德国的很多技术创新和标准的形成要依靠中小企业的参与。“虽然西门子很大,但埃马克却可以在某几项具体的技术上超越西门子。”马库斯说。
  “德国制造”过硬的基础是人才过硬
  “双元制”教育对技工、技师、技术员和工程师等应用型人才分层次、标准化的培训,使德国实体经济获得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软实力高端制造业离不开高端人才。
  “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低端制造肯定会不断转移,高端制造将会重新在中国布局。‘腾笼换凤’之后,如果没有能够胜任高端制造的人才怎么办?”太仓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冯玉良是太仓德资经济20余年发展的见证者,在为中国制造感到忧虑的同时,他对德国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称赞不已。
  冯玉良告诉记者,由于德国企业普遍是自动化生产,车间的蓝领工人至少要具备三个条件才能上岗:一是必须懂电脑,因为机床是数控机床,不然没法操作;二是必须懂外语,德文或者英文,否则没法与外国管理者交流;三是必须看得懂图纸,因为零件画在图纸上,要加工出来,要先把图纸输入电脑。
  “德企的蓝领需要具备非常专业化的技能,不是简单招聘培训就能胜任的。”冯玉良回忆,当德企在太仓数量达到30家的时候,一家德企老总找到他,表示在太仓招聘不到需要的工人。在这位老总口里,冯玉良第一次听到了“双元制”这个词。
  冯玉良说,所谓“双元制”,简单来说就是一半时间在学校上课学习知识,另一部分在企业实践操作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德国中学教育的最后一年会设立一个特别学校(SPECIAL SCHOOL),让学生初步接触“双元制”职业教育。学生学完一年后,可以选择继续进入大学学习,或者进入“双元制”技能学校。
  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是以企业为主导,在整个职业教育体系中,企业投资占70%,政府投资只占30%。企业是主要投资者,也是主要的培训机构。企业之所以有动力搞职业教育是因为它是最大的受益者,它使员工一正式进入企业就能创造出价值。
  “德国的‘双元制’培训,分为几百个专业,从服务业的理发师到厨师到制造业的钳工、焊工都有培训,在全社会造成了一种专业主义精神。”冯玉良告诉记者,通过对技工、技师、技术员和工程师等应用型人才分层次、标准化的培训,德国从企业家到工人,从职业教育机构到质量监管部门,都贯穿着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也成为德国实体经济一个重要软实力。“德国的职业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德国制造’过硬的基础是人才过硬。”
  “就是从和那位德国老总交流完开始,太仓开始探索建立本土化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冯玉良说,现在太仓已经有舍弗勒、海瑞恩、健雄学院、克恩·里伯斯培等6个培训中心,从本科(Bachelor)到硕士(MASTER),再到与德国史太白机构合作招生的双硕士,建立了从低端到高端的培训体系。目前,太仓还在与德国巴符州洽谈引进“双元制”大学,探索德国职业教育与中国高等教育的结合。(记者 高振华)

责编:茅丽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