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一个“特”,把合作社办得更红火

来源:时健 责编:柏春芳 时间:2023-04-08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东茂名市,在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的龙眼荔枝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乡亲们靠发展荔枝特色产业推动乡村振兴表示肯定。总书记曾多次走进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不同的合作社模式,把合作社办得更加红火。

从吉林梨树的卢伟农机合作社到山西大同的黄花标准化合作社种植基地,从湖南汝城的小黄姜合作社到海南五指山的大叶茶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这种互助性经济组织因其立足自然“小”村落、联合众多“小”农户、发展特色“小”产品,通过土地流转、托管服务和股份合作等形式,把原本“单打独斗”

“势单力薄”的一家一户变成了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农业生产的一分子,让广大分散的农户一起“抱团”闯市场,不仅有效破解了“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的难题,还解决了单家独户“不划算”的农业经营效率问题,做大做强了一批“乡字号”“土字号”“独一份”的优势特色产业,让广大农民真正得了实惠、鼓了钱包。

把合作社办得更加红火,需要加快推动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注册农民合作社超220万家,总体看,农民合作社发展基础仍然薄弱,还面临运行不够规范、示范带动效应不够广泛、专业人才数量不足等问题,要着力推动农民合作社从数量增长向注重质量提升转变。

要因地制宜探索农民合作社多种发展模式。每个村落的自然资源禀赋差异明显,文化习俗传统各有特色,同样的发展模式在不同的村落中必然会带来截然不同的效果。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各地推动产业振兴,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发展农民合作社就是要立足一方水“土”,突出地域“特”色,真正建成“产”业、形成集群。比如,江苏太仓东林村围绕水稻、小麦这些“土特产”,通过组建农场专业合作社,探索出“一片田、一根草、一只羊、一袋肥”的“四个一”农牧循环模式,生产的“金仓湖”富硒大米被评为“江苏好大米十大创优品牌”。

要提升农民合作社规范管理水平。规范发展是确保合作社“不偏向、不走样”的重要保证,虽然绝大部分合作社都具备完整的章程和组织管理结构,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很多合作社的内部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都比较低,一部分农民社员行为相对自由散漫,对于专业化的管理模式不适应是常态,长此以往合作社很难做大做强,更难以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就必须加强政策、人才等服务供给,让广大合作社既有政府扶持,又有大学生、科研人员、企业家等专业人才下乡作为头雁领航,不断激活合作社发展新动力。

发挥好农民专业合作社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些合作社的背后事关农业、农村、农民这些“国之大者”。农民专业合作社只要立足特色搞经营,就一定生机无限,定能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书写更为精彩的乡村振兴新篇章。(时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