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周奏响“美美与共”产业协奏曲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俞群艳 时间:2024-11-04

  编者按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东西部协作工作尤为重要。适逢“金周至”和“金太仓”携手共进迈入第9个年头,两地围绕产业协作、民生共享、乡村振兴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合作,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本报将通过系列报道,展现两地同心同向,走好共同富裕新赶考之路的积极作为。

  今年是苏州太仓和西安周至开启东西部协作的第9年。过去几年间,太周两地通过培育优势产业类型、引进优质产业项目、共建产业园区,携手推动产业深度协作,夯实了高质量发展根基。

  秦岭脚下的西安市周至县,近三分之二面积被森林覆盖,山环水复的自然环境孕育出了猕猴桃丰产的沃土。从2019年开始,太仓就持续投入帮扶资金支持周至猕猴桃从种植到销售全链条的相关项目建设,助推猕猴桃产业集群化发展。目前,周至是全国最大的猕猴桃产业示范基地,全县猕猴桃种植面积达43.2万亩,年产鲜果59万吨,全县猕猴桃从业人员超过30万人。

  为了赶上翠香、徐香等品种的猕猴桃丰收季,今年国庆期间,周至猕猴桃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项目(哑柏板块)的部分厂房已先期投入试运营。据了解,示范园项目建设内容包括高标准智慧冷库、猕猴桃研发营销中心、自动化分选包装车间等,整体投用后预计储存鲜果量达2万吨。目前,启用的部分冷库已储存鲜果300多吨,并完成了5号车间自动化分选线设备调试,鲜果分选、包装效率大幅提升。

  “好山好水能够孕育好果子,但一直以来,周至在鲜果储存、销售和品牌建设方面还有一定制约,示范园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通过技术研发、精深加工、品牌打造,推动周至猕猴桃产业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周至县猕猴桃产业融合发展中心副主任张建国表示。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张建国告诉记者,周至县还安排了财政衔接资金投入项目,通过收益分红和促进就业,带动山区4镇36个村和项目周边群众增收致富。

  周至的好山好水同样带动了苗木产业的发展。示范园的不远处是哑柏镇裕盛村苗木花卉市场,这里是西部重要的苗木花卉集散地,素有“中国西部苗木花卉第一村”的美誉,也是苏陕协作的代表性项目之一。回顾花卉市场的建设历程,裕盛村党支部委员车涛算了一笔账:“2021年,我们使用了150万元苏陕协作资金和村里自筹的70万元,建起了苗木销售厅,每年能给村集体带来30多万元的收益。随后两年,我们相继投入了苏陕协作资金和村自筹资金用于苗木销售大棚等建设,每年能给村里带来大几十万元的收益。”

  随后,车涛带着记者来到红枫种植基地,望着200多亩的土地,车涛又算了一笔“幸福账”:“我们从南方引进红枫苗,2公分左右栽植下去,可能就十七八块钱;等长到七八公分就卖出去了,价值就是300多块钱。1棵苗有100多块钱的利润,那么200多亩呢?我们的村民通过种植红枫提升了收入,生活更幸福了,大家脸上的笑容也多了。”依靠猕猴桃、苗木等农业板块,周至实现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万元,5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42个,10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14个,其中裕盛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近千万元。

  太仓对周至的帮扶协作不仅在田间地头。太周创新产业园是周至和太仓合作共建的“园中园”项目,其所在的集贤产业园也落户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等制造业企业,集群优势明显。通过产业园区的带动,秦岭脚下,先进制造业在绿色生态和工业经济的平衡中快速发展,带动着当地GDP的增长。

  太周创新园招商经理谢明告诉记者,目前,太周产业园共落户了25个项目,已全部投产,产业类型涵盖汽车零部件制造、生物医药、智能制造与电子信息类产业,带动周至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吸纳了大量当地居民在家门口稳定就业。“我们的园区包括办公类、标准厂房以及辅助配套等,基本满足入驻企业的所有需求。”根据介绍,太周创新园意在打造东部产业向西部产业转移的新兴产业承接地,通过为企业提供创新创业平台,促使集贤园的产业聚集效应和辐射带动效应进一步发挥,促使经济社会稳步快速发展。

  山海同心,携手共富。随着太仓一系列帮扶项目的落地见效,周至产业发展在“外部输血”和“内部造血”的协同发力中迈向了快车道,释放了澎湃动能。(记者 顾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