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声悠扬,乡村响起“和美谣”

来源:马君怡 责编:陈益 时间:2023-02-17

近日,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的“和美乡村”第一次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中,表明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在乡村振兴进程中进入到新的实施阶段。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2018年,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要求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十年来,从“美丽乡村”到“和美乡村”,一字之变,既反映了中央政策的一脉相承,又符合新发展阶段乡村建设的新特征和新要求。和睦同心是中华民族先贤传承给我们的宝贵文化基因,“和”强调诸多要素间的调和与共存。作为中华文明中最富生命力的精神内涵的“和”,其精神特质已融入贯穿到今天乡村建设的方方面面。农业讲究得时之和、适地之宜;农村讲求顺应山水、和于四时;农民讲究人心和善、以和为贵,以“和”致美成为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题中之义。

“和”于自然,立足资源保生态。建设和美乡村不能以破坏绿水青山为代价,在乡村建设中注重生态保护,立足原有的自然条件和资源基础,顺应地势地貌才是可取之路。地处太湖生态敏感区域、戴着“紧箍咒”的苏州东山镇破旧立新,陆续开展太湖西茭咀滩涂整治,太湖围网拆除,传统养殖池塘退养改造等项目,守住绿水青山与建设美丽田园同频共振,引得游客纷至沓来。甘肃三益村保留原生树木,巧用乡土植物,将原本破碎的场地改造成供村民休憩的梯田花园,在山水田园间蹚出了一条条绿色发展的“幸福路”。

“和”于传统,因地制宜留乡韵。我国农村地域辽阔,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这就使得“一个模式打天下”在我国的乡村建设上是走不通的。要想避免“千村一面”就必须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保留原生态乡土特色,实现“一村一品”,确保乡村既有现代的完备设施,营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人居环境。由于岁月在村落刻下“年轮”,要让乡风乡韵乡愁尽可能留得住,必须先要打造具有乡村特色的“经济入口”,才能更深地挖掘出“和美乡村”中“美丽经济”的新内涵。

“和”于乡民,发挥群智促自治。打造和美乡村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造福一方村民百姓。要以党的基层组织为核心,建什么、怎么建、怎么管,村民自治是关键。要充分尊重乡亲们意愿,凝众智、汇群力,齐力打造乡亲们“心目中的和美乡村”、家门口的“诗和远方”。建设和美乡村离不开以人为本,不能忽略乡村的功能性,要尽可能在村庄规划上适当“留白”,为乡村民生设施、特色文旅项目及农村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提供弹性空间,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

从美丽乡村到和美乡村,一字之变,内涵极丰。让我们唱响“和”字歌,奏出动人的“和美谣”,在中国大地上打造出千千万万个“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马君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