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人身边事]百岁翁酿造技艺后继有人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郭惠红
时间:2019-02-27

徐福麟18岁进酱园当学徒,一生与作坊酿造结缘——
2月23日上午9时许,家住沙溪镇水产弄的徐福麟老人迎来了自己的100岁大寿,他的酿造作坊徒孙专程来到徐老家,向他祝贺,分享百岁寿星的快乐,大家一起聊家常、吃蛋糕,其乐融融,徐老更是神采奕奕,容光焕发。
■老人一直从事作坊酿造
徐福麟生于1920年3月9日(农历正月十九),18岁就到著名国画大师朱屺瞻家在浏河开的万茂酱园当学徒。后来,聪明好学的徐福麟被朱屺瞻安排到了万茂酱园在沙溪开设的分园——万泰酱园,负责生产和管理。解放后,徐老作为资方代表出任公私合营沙溪酱厂副厂长,一直到退休。徐老介绍,当时太仓的酱园,主要做黄酒、白酒、酱油、糟油等,每年做酒结束时,去药店配来香料加工,但做的数量不多,且要存放好几年再卖。徐老说:“糟油老早只有考究人家过年才吃的,拿碗到店里拷点,汆糟鱼汤,吃起来很香,是当地喜庆宴请和家庭中的一道特色菜肴。”
徐老一生专注于传统作坊酿造,退休后继续帮助徒孙,使太仓这一近200年的传统酿造技艺,在他的徒孙手中得到传承和发展。
■长寿秘诀是起居有规律
100岁的徐福麟,乍一看,让人以为才80来岁。据他75岁的儿子介绍,徐老性格开朗,做事严谨,退休后和子女们一起生活,不挑食,家里烧什么,他就吃什么,也喜欢吃红烧肉,还要挑肥的,平常吃的菜里喜欢加点糟油,比如糟鱼汤、糟油草头等。徐老不抽烟,开心时偶尔会喝上一口作坊酿制的黄酒。徐老作息也非常有规律,每天早上7点左右起床,吃过早饭去广场上散步1个多小时,晚上7点多就上床休息。平时他会约人到家里打打麻将,消磨时间。
徐老如今仍耳聪目明,看报不戴眼镜,交流不用助听器,和家人及邻居都相处得十分和睦。他儿子说:“老爸身体健康,体检各项指标基本正常,多年没有生过病、吃过药了。”
■徒弟圆了他的酿造之梦
2000年,沙溪酿造厂宣布解散。尽管当时徐福麟已退休,可他看着这一传统酿制技艺将就此失传,心有不甘。一天,徐老的关门弟子李建雄找到他,表达了想继续做好传统糟油、酱油的意愿,得到了徐老的支持。李建雄召集原酿造厂的技艺师傅与骨干,重新组建作坊式工厂,还是叫沙溪酿造厂。
此后,徐老的孙子经常用摩托车把老人送到李建雄的厂里,老人对生产过程中每道工序进行指导和把关。李建雄说,酿造产品生产工艺复杂,利润薄,质量要求高,作为食品来不得半点马虎,而且要做到纯天然酿造,很不容易。徐老的鼓励和教导,成了他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他们厂生产的“老李庄”品牌的酱色、无色糟油,经常参加省里和市里的农产品展销,也受到市场的好评。
如今,用传统技艺作坊酿造的“老味道”糟油能走进越来越多家庭,徐老看在眼里,喜在心头。(记者 姚建平 文/图)
责编:郭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