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产业新动能溯流而上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柏春芳 时间:2021-01-13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高新区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两手赢,以实施项目招引建设加速年、社会治理效能提升年、城市建设攻坚突破年“三个年”行动为抓手,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稳住了实体经济“基本盘”,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双胜利”,描摹出一幅波澜壮阔的逆势发展“新画卷”。

  2020年

  成绩速览

  数据

  ◎全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税收收入75.01亿元,增长7%;

  ◎规上工业产值970.3亿元,增长7.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164.8亿元,增长37.5%;

  ◎实际利用外资3.45亿美元,增长90.2%。


  荣誉

  ◎被科技部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获评国家火炬汽车关键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

  ◎位列全省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前列、省级高新区综合评价第二位;

  ◎获评江苏省智能制造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

  ◎获评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

  ◎再次获评苏州市推进高质量发展先进地区;

  ◎获评苏州市产学研合作示范区。

  新产业加快集聚

  下活发展先手棋

  2020年,很不容易,也了不起。这句热词,用以形容高新区,再贴切不过。

  经济外向度高的高新区,赢得了内外资企业的共同认可,在“变”与“不变”之中,重点项目稳步建设,先导产业加速发展,高质量发展依旧步履匆匆。

  抓疫情防控、促生产建设秩序恢复,2020年初,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高新区通过推出企业复工备案制和“惠八条”等务实举措,仅用3天时间使全区300多家德资企业、用10天时间使全区1000多家工业企业全部复工复产,拉开了奋斗序幕。28个省市三级重大重点项目2020年6月份100%开工,2020年10月份年度投资完成率100%,德珂斯自动化、克恩-里伯斯电驱电控组件、艺世科医疗器械等14个产业项目竣工投用。

  博泽汽车驱动系统签约,是在疫情最为胶着的时候,把新科技、新产品落户高新区,可见外企对高新区的信心。之后,通快亚太区总部及核心激光发生器、华钛瑞翔航空发动机叶片、康乃德生物医药、三友医疗器械等一批重点产业项目落户,项目招引同样成果丰收。

  项目建设快推进,苏州市将第二季度重大项目开工现场会、太仓市春季产业项目集中开工开业活动都选择在高新区举行。

  立足既有优势,以硬核制造业“撑腰”,航空、生物医药、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等新产业全面起势。蜂巢汽车零部件工业互联网应用中心启用,并获评省十大行业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中国(太仓)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峰会暨“新产业新动能”太仓高新区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活动,既是一次收获之旅,也是一回难得的自我推介机会。两院院士、知名专家学者参加大会,海量科创人才、科创资本、科创项目集聚,为航空航天产业的发展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动力。


  大生态不断构建

  激发创新强活力

  如果说重点项目是高新区2020年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那么“创新生态”建设就是贯穿全年发展的关键词,为高新区抗击疫情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硬”支撑。

  这一年,大载体日益增多。中科院计算所科创中心建成投用,力合科技谷全面开工,太仓激光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签约落地,引进智巢孵化器、中英科创中心、中德智创众创空间等创新载体,获评省级众创空间2个。西工大长三角研究院获批省新型研发机构。

  这一年,大体系得到完善。高新区“1+X”政策体系获得进一步完善,正式启用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一站式服务中心,引进创投基金10只,区域创新生态不断优化。获省政府科技创新奖励1000万元。

  这一年,大创新氛围浓厚。获评高新技术企业80家,规上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53.3%,新增苏州市级以上领军人才14人,落户人才项目超100个,上述指标均实现历史新突破。

  得益于创新发展的生动实践,当年高新区获评江苏省智能制造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苏州市产学研合作示范区。升级请示由国务院批转至科技部,省部共建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深层次对德合作

  树立开放大样板

  每年的“太仓日”,都是高新区对德合作的一项重要议程。2020年,“太仓日”选择在“云上”进行,中德嘉宾线上线下云集,规模并不逊于往常。而且,这次“太仓日”活动和第四届中德中小企业论坛相结合,进一步放大了太仓对德合作的知名度。

  和德国老朋友深化合作,一系列新的成果连续展现。

  尽管国际形势严峻,但德资德企持续看好集聚高新区,去年新引进德国项目17个。

  同时,中德智能制造联合创新中心建成投运,是中德智能制造合作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去年,全国首个中德职业教育合作标准化成果对外发布,全国首个双元制本科项目和DAWT Meister大师班首批学员圆满完成学业并顺利就业;高新区会同市相关部门成功举办承办中德标准化合作交流大会、中德智能制造大会、中德智能制造科技创新合作联盟成立大会、太仓中德专业技术人才评价体系融合推进会等,进一步打响太仓中德创新园品牌,对德合作向更高水平迈进。


  快建设全面起势

  推升城市高能级

  日前,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校区一期工程全面封顶,预计于今年7月15日一期建成投用。这是娄江新城开发建设的一次关键节点。今日封顶,凝聚着昨日的努力。全力推进娄江新城,特别是两所大学建设,每天都留下了新城成长的印记。

  去年,娄江新城建设指挥部实体化运作,娄江新城“1+5+N”规划体系落地实施,学院路西段、花园西街等竣工通车,有力推动和保障了沪苏通铁路太仓站、太仓南站和岳鹿路对接上海嘉定城北路竣工通车。同时,复星复游城、铂尔曼酒店及综合体等重大城市功能性项目加快推进,城市南部开发建设亦有条不紊。

  城市功能品质也以看得见的速度提升。娄江新城滨河公园、江南路十八港城市绿肺、江南路东段和岳鹿路南段绿化建成开放,新增绿化面积近60万平方米。启动城东净水厂建设,完成19条河道疏浚整治、19个小区雨污分流、114家企业危废规范化管理达标建设,全区166个小区“三定一督”垃圾分类完成率、达标率均达100%。去年太仓获评全国文明城市,高新区发挥了创建主阵地、主战场、主力军作用,城市品质和服务能级加速提升。


  惠民生不遗余力

  满足群众新需求

  悠悠万事,民生为本。高新区一直把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作的最终目标。去年,与民生相关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近80%。

  对复杂的外部化环境,高新区全力稳就业、保居民就业,举办招聘会131期,提供工作岗位5万余个。扎实推进6大类41项民生实事工程,其中新(扩)建学校14所。去年,科教新城医疗养老服务中心、陆渡街道为民服务中心等建成投用,农民安置房建设及其办证成效明显。同时,不断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开展了“德载高新”文化节、书香高新阅读节、太仓啤酒节、德风街·德味不眠夜、金秋健步走等系列文体活动。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深化“排风险,建清单,除隐患,保稳定”“社会矛盾大排查大化解”等专项行动,社会大局安定有序。

  安全生产既关乎社会大局,也关联千家万户。高新区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始终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狠抓党政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扎实开展22个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共排查隐患1646条,整改完成率100%,扎实做好各级安全生产巡查督导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改革创新不止步

  服务发展添动能

  2020年的成绩中,离不开党建引领与改革创新发挥的重要保障和推动作用。当年,高新区实施了“1512”,即党建+5个方面12项改革创新举措,为高质量发展增添了动能。

  围绕中心工作,高新区持续打响“聚力高新·悦动新城”党建品牌、“高新发展·担当先锋”干部品牌和“太高新·最舒心”服务品牌,进一步增强干事创业激情。牵牢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牛鼻子”,一体推进“三不”机制建设落实,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

  高新区围绕产业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集约发展、逆势发展,通过“六个一”培育新产业、“数字化”赋能制造业、集聚整合创新要素、建设创新共同体、提升外资利用质态、探索对德双向合作机制、加强标准合作引领、开笼引凤、腾笼换鸟、拆笼换新、出台纾困惠企政策、建立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创新举措,集成化构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高新区还制定实施了《太仓高新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2020版)方案》,进一步统筹资源、整合力量,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使国资国企在服务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记者   戴周华)